陈江富在船上吃午饭。
近年来,一座座横跨丹江两岸的大桥拔地而起,但因地势原因难以建桥基,离这里最近的跨江大桥也有10多里远,所以村民们出行、孩子上学还是得借助于渡船,郭家坪渡口成了丹江商洛段最后一个摆渡送人的渡口。陈江富,就是郭家坪渡口唯一的摆渡人。
1978年,年仅25岁的陈江富被村上派到丹江郭家坪渡口摆渡。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去就是30多年。在这1万多个日日夜夜里,无论烈日暴晒还是寒风刺骨,他都一如既往默默地迎送着过往的船客。陈江富的家离渡口只有不到三里的山路,然而他在家里的时间远远没有在渡口的时间多。
据村民讲,丹江对面还有5个自然村组,分散居住着40多户人家,对于他们,船就是桥,就是路,就是和外界沟通互联的希望。多年来,村里的人坐着陈江富的船出去做生意、打工,荷包鼓鼓的再从外面大包小包地坐船回来,陈江富不是没有动过心。生产队解散前,他撑船摆渡是和其他男劳力一样记工分。解散后,陈江富的收入来源就是村组的人自发地凑些粮食、零钱,但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养家糊口。他也曾想过出去给人打工,一年还不挣个在渡口撑船十倍的收入?可是无论村组干部如何做工作,都没有人愿意去接替他。既没有编制也没有组织管,更没有什么收入,陈江富完全可以挑子一撂出门打工,可是一看到村民外出办事急切的眼神和孩子上学时期盼的眼睛,他的心又软下来了。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外面打工,一个还在上大学,帮不了什么忙。妻子瘫痪,家庭的重担也全部压在陈江富的身上。他每天清晨5点多就起床,给妻子做完饭后,又匆匆赶到渡口送学生上学,中途估摸着时间,一阵小跑回去给妻子端屎把尿。而他自己为了节省时间,午饭一般都是在船上解决,两个馒头,一缸子茶就是他的午餐。对于以后,陈江富说自己没空多想。他说,这一辈子算是跟摆渡分不开了。
文/图 记者 张红中
作者:张红中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