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巴西从重从快处罚漏油企业
12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称,“巴西坎波斯联邦检察院近日要求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下称‘雪佛龙’)中止在巴西的石油钻井作业,要求其为石油泄漏事故支付200亿雷亚尔(约107亿美元)的赔偿。”《人民日报》称,这是巴西迄今为止在石油生产领域“开出金额最大的罚单”。
另据彭博社日前的报道,巴西联邦检察机关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说,其要求一家联邦法院立即停止雪佛龙和石油钻井公司Transocean在巴西的所有油气作业。
“对漏油造成的环境污染怎么重罚都不过分。”昨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虽然漏油事故的具体细节可能差别很大,但巴西的处理方式能给中国对康菲漏油事故的处理提供借鉴。石油环境污染非一朝一夕就能消解,往往要经过数十年甚至几百年时间才能彻底缓解。”据国家海洋局12月18日的最新监测,渤海湾蓬莱19-3油田的C平台仍有油花溢出,最少2个/分钟,最多3个/分钟,估算当日溢油量约0.08升。
企业认错,巴西重罚
11月7日,雪佛龙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工作人员发现,海底油气正从井口缝隙对外喷溢,造成大西洋海域的大面积污染。《人民日报》援引巴西石油管理署的预估数据称,“11月8日至11日,大约有2400桶石油泄漏。此后,漏油量逐步减少,但溢油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时隔10天(康菲中国时隔两个月才首次公开道歉),雪佛龙巴西分公司CEO乔治·巴克在里约热内卢承认“雪佛龙错误计算了压力数据,以致引发了漏油事故”。他公开表态,雪佛龙为该事故承担所有责任,并防止类似事故重演。
12月13日,雪佛龙又承认,“通过海底监测,发现原油还在溢漏,每天大约有一桶(159升)。同时,要完全制止漏油还要一段时间。”据了解,按巴西对于漏油事故的标准,泄漏原油超过200立方米(约20万升)就被视为“大面积事故”。所以,里约州环保局长将此次事故定性为“严重”。
对此,巴西相关部门在经过详实的论证后,第一时间就对雪佛龙处罚了5000万雷亚尔(约2700万美元)。经过进一步调查后,巴西坎波斯联邦检察院要求雪佛龙支付200亿雷亚尔的赔偿。
事实上,巴西本次漏油事故与去年4月英国石油公司(BP)的漏油有相似之处。一方面,发生漏油的钻井公司属于同一家企业;另一方面,巴西和美国在经过取证之后,都及时对漏油的主要责任公司雪佛龙和BP进行了大额处罚。
康菲嘴硬,索赔无声
在巴西对漏油企业重罚且企业公开认错之际,康菲石油公司却对中国的污染事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基本没有证据显示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今年6月发生的漏油事故对环境产生了影响。”按《华尔街日报》的说法,康菲对蓬莱19-3号油田钻井平台周围的水质进行了检测,还在海岸沿线进行了调查研究。
对此,林伯强并不认同。“这只是站在公司的角度作出的判断,姑且不论实际情况,但至少还需要第三方监测机构和官方的认证。”他说,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只可能被低估,而不可能大范围高估。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也曾表示,蓬莱19-3油田的所在地渤海是海洋自净能力比较弱的海,因为渤海跟太平洋的连接只有渤海湾一个出口,且该出口宽度还不到100公里,并有大大小小各岛屿的阻隔。
公益诉讼律师贾方义多次对记者表示,据他调查,渔民之所以受到大面积损失,很大程度是因为康菲的漏油事件。而且,据污染事故的举证原则,优先进行举证的不是受害者一方,恰恰需要责任企业提供证据。而据了解,正是因为不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截至目前,相关的污染诉讼案件都没有成功立案过。
记者还发现,康菲的最新表态与今年8月底和9月初的态度截然不同——康菲中国高层在当时不仅两次公开道歉,还承诺设立相关的赔偿基金。不过,目前赔偿基金并没有最新消息。
【相关新闻】
中石化或购雷普索尔
本报记者 黄烨 发自上海
12月19日,记者获悉,中石化正考虑斥资27亿欧元入股西班牙的油企雷普索尔公司,而后者20%的股权属于西班牙建筑企业萨维地产集团。
之所以传出上述消息,主要是萨维地产目前负债累累的现状,这实际上与当年次贷危机期间举债购买雷普索尔20%的股权有莫大关联。按《金融时报》的说法,萨维地产打算出售10%左右的普雷索尔的股权,潜在的购买者有两家,其中一家是中石化,另一个是拉美一家油企。
事实上,2010年,中石化曾以71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雷普索尔巴西子公司40%的股份。对于此次收购,据称是“萨维地产的顾问接洽了中石化,探讨由中石化购买雷普索尔10%股份的可能性”。《金融时报》也言之凿凿,“此事得到雷普索尔管理层的配合,该公司愿意让中石化得到一个董事会席位。”
但对于这则传言,中石化官方并未有所表态。一位能源专家表示,除了目前油价相对较高之外,处于欧债和美债危机下的大现状,确实会给中国能源企业的并购带来机会。
与此同时,中石油也传来利好消息。去年中石油和壳牌联合收购的企业Arrow Energy以5.35亿澳元收购Bow Energy Ltd.的计划也获得了澳大利亚和中国相关监管部门的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