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同样是丢了一辆自行车,去年报案后可能不知道案件侦破进展,但是今年你可以随时在网上查询到案件进程,甚至还可以和办案民警“私下交流”;同样的纠纷、求助等“小案”、“小事”,去年可能还是“隐案”,今年则全部受理录入。这个变化缘于“立案公开”刑事、治安案件受害人及家属、委托人,可通过互联网随时查询案件办理情况。
历经在西城公安分局的试点、全市派出所的试运行,今年7月1日,立案公开在全市派出所正式实行。记者近日来到率先实行立案公开的西城公安分局基层派出所,探究这一制度给民众及民警办案带来的变化。
案例
市民不用再跑派出所
11月23日,吕小姐在德宝饭店的工商银行ATM机取款后,没有取走银行卡。当天下午,发现银行卡不见后,她通过电话查询卡内的12900元已经被人取走。她立即向西外大街派出所报案。做完笔录等程序后,办案民警赵燕京给了吕小姐一张案件受理回执单,并告诉她,此案可以立案公开,按照回执单上的密码和身份证号,上网就能查询到案件进展。
当天,吕小姐就看到了赵燕京在网上公布此案的进程:“案件已受理。”;一周后,吕小姐又在网上看见自己案件的最新进展:“您的报案已经立案,为刑事案件”。
“我原本以为这样的小事公安局都不爱搭理呢,没想到案件的每一步进展民警都告诉我了,还不用我一趟趟跑派出所。”在西外大街派出所,记者见到了当事人吕小姐。此前,对于案件进展,当事人也可到派出所进行查询,但常遇到办案民警外出办案或者休息等情况,并不是很方便。但自从实行立案公开后,当事人就可随时随地查询案件的相关情况。而吕小姐就感受到了这种便利。
预审情况也能查询
12月13日中午,吕小姐又接到了赵燕京的电话,嫌疑人已经落网。第二天,她上网查询时,看见赵燕京在凌晨一时发布的“已经结案,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的信息吕小姐说,让她特别意外的是,公布的信息中还能看自己的案件到了预审部门,信息栏中有西城分局预审处主办此案民警的联系方式。
对此,赵燕京称,在没有立案公开前,民警接报警,也都必须将案情输入内部系统。立案公开实行后,民警工作量只是稍微增加,办案民警进行完笔录等法定程序,需要征求当事人意见。若当事人不同意公开,只需在笔录上注明、签字;若当事人同意公开,办案民警要输入主办民警的姓名、警号,24小时的咨询电话,以及案件是否受理、是否立案,犯罪嫌疑人是否处理、涉案财物追损情况等法律要求告知的办案阶段结果,“有了这些信息对于市民来说方便了很多”。
可与办案民警网络互动
公开查询系统包括了用户信息、受理案件信息、用户评价和用户留言四部分内容。吕小姐对“用户留言”这一部分格外重视。记者看见,报案当日,她就留言:“哈哈哈!我终于找到这个页面了。我就是来特意留言的。服务态度完全在我意料之外,彻底排除了我的负面情绪。”还是在当天,吕小姐就收到了回复:“你的留言我们已经看到,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人民警察的职责,我们会继续工作。”回复人是西外大街派出所的政委。
在案件破获后,吕小姐又留了言,从留言中可以看出,她已经把办案民警当成朋友对话,“还有周哥,总是潜水,是非常不道德的”。对于案件的侦破她也留言表示“一共没有一个月,案破了,钱的下落也搞清楚了,这也太迅速了”。
赵燕京说,不论案子破了还是没破,他们都要给当事人回复。如果没有回复或者快到办理期限的案子,只要进入系统就会弹出窗口,提醒民警进行回复。
对话
“隐案”浮出水面
对话人物:丰盛派出所副所长马林
记者:实行立案公开对统计发案有什么影响?
马林:从数量上看发案增加了,今年1至11月,我们派出所累计接报各类案(事)件413起,与2010年相比,案(事)件总量上升66%。但这并不意味是发案增加,而是人为因素的“隐案”没有了。以前,因为应对案件考核指标,以及立案标准的不同,就会产生“隐案”。现在这些“隐案”全部浮出水面,同时也还原了辖区发案的最真实的特点。
记者:以前的“隐案”都是什么类型的案件?现在是全部受理吗?
马林:“隐案”大都是一些“小案”、“小事”,比如纠纷、求助等等。立案公开的核心是“如实立案”,我们经过梳理,将一般纠纷、群众求助、拣拾、丢失、失踪等五类派出所最常见的“小案”、“小事”全部拿进来,做到有人记、有人录、有人办。
记者:一些案件公开后,警方无法及时破案,或成为“死案”怎么办?
马林:对于一些侦破难度较大,或不易侦破,乃至长时间无法侦破的案件,我们也将如实答复,不会回避。通过立案公开可以与当事人沟通,即使案件尚未侦破,民警也要说明进行了哪些工作,最大限度地获得当事人的理解。实际工作中,因线索或者破案能力等问题,有些案件确实可能会出现破案时间长,甚至是“死案”的情况,肯定会引起当事人的不满。不管公不公开,民警都会认真办案。
记者:你认为立案公开,对警务工作有什么影响?
马林:首先当然是更好地督促民警办案,要求民警在工作中如实立案、严格标准。此外,案件一旦进入到系统,督察、法制,甚至分局长都可以看到,这对民警执法过程的公正、严谨都是监督。当事人可以随时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对民警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也是督促和促进。
综述
数说立案公开
据市公安局执法办案平台系统统计,自7月1日立案公开全面推行至12月13日,全局共接报刑事行政案件33000余件,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警务秘密等不宜公开的个别案件外,经工作程序审批已全部通过市公安局立案公开查询系统公开,并接受查询近3万人次。自7月1日立案公开全面推行至11月底,市局110投诉台受理群众投诉同比下降52.8%。
立案公开保护隐私
立案公开实行一案一密码的制度。立案公开的内容只有当事人通过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设置的查询密码才可以看到。民警记录报案时,将简单案情、报案人姓名、证件号码、单位等录入警方系统后,通过内部网络提交,派出所领导会对公开内容审核。警方的内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有交换平台,并有严格的保密管理,实现信息安全、实时的交换,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主办民警也无权限在互联网上看见公开内容,非主办民警更无法通过警方的内部网络系统更改公开的内容。
不适用立案公开的案件
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保护、群众主动要求不公开等几种情形的案件都不属于立案公开的范围。如强奸、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涉外案件等。
文/本报记者 毛羽
摄影/卢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