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常红)中国社科院19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中国已有近1/3的农业户籍者不再务农,转换成非农就业人口,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比例将首次超过农村居民,近三成农业户籍人口已居住在城镇,非农就业成为主流。
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策引导和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的逐步增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目前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9.68%。以目前的人口城市化速度,2011年城镇居民的比例将超过农村居民,这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逆转,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调查显示,目前18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9.7%的是具有农村户籍但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这一数量相当于近三成(29.7%)的农业户籍人口数,或近四成(39.4%)的目前城镇常住居民的数量。这一结果表明近三成农业户籍人口已居住在城镇,城镇化过程对农业人口具有巨大吸引力。
蓝皮书认为,城市化的基点是职业的非农化。农村人口大量转化为城镇人口,获得非农劳动经营领域中的收益是主要驱动因素。
从当前在业人口的职业分布来看,目前职业人群中非农就业者的比例已高出农业劳动者。完全从事非农工作的在业人口比例为46.6%,完全从事农业劳动的在业人员占40%,兼务农业和非农职业的人员占13.4%。农业户籍的在业人口中,纯粹务农者的比例已经下降到39%,有近1/3的农业户籍者已不再从事农业劳动,已转换为非农就业人口。
同时,蓝皮书也指出,虽然城市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也要看到,工作和居住在城市中的农业户籍者大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即成为城市中的非农就业人口或常住人口,但难以像本地的非农户口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半城市化人口面临着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困境。
调查显示,半城市化人口享受各类社会保障的比例明显低于全城市化人口。就养老保险而言,全城市化人口的享有率为63.1%,而半城市化人口仅为30.2%,还不足前者的一半;其医疗保险享有率似乎和全城市化人口相差不大,但其中81.1%的人享有的是“新农合”,享受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仅占17.6%,而在全城市化人口中享有上述两项医保的比例合计为81.2%。其余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方面的待遇享有,也和全城市化人口相去甚远。进一步分析农村劳动力全家迁往城镇的情况,可以看到,在有家庭成员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家庭中,全家均迁移到城镇居住的占39.8%,而部分家庭成员在城镇居住的占60.2%,这意味着有超出60%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面临着家庭成员分离的痛苦。
蓝皮书认为,居住地因素是目前城市化进程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以家庭成员分离为代价的农村劳动力个人向城镇的流动,无法维持实质意义上的城市化。以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入替代另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在总体上保持了城市化率的增长,但对于务工农村劳动力而言,他们只是参与了城市化建设,而未能分享城市化成果。而就业因素则突出了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初级、快速、高流动性特点。
作者: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