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七旬老太照顾老师学生30载 即使捡废品仍不误

2011年12月22日15:36
来源:新华网
  (道德视点)“宁都婆婆”照顾老师30载 为山里孩子守住精神家园

  新华网南昌12月22日电(记者 吴锺昊)为留住村里的老师,她尽心尽力照顾老师们的生活;为了多接送一个孩子安全上学、放学,她起早贪黑,不辞劳苦;30多年来,她花在老师和孩子们身上的钱不计其数,自己却经常捡废品……

  家住江西省宁都县上潮村的吴金秀年逾七旬,被当地的老师和孩子亲切地称为“婆婆”。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山里老人,但她几十年如一日尊师重教的事迹穿过高山密林,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

  宁都县是赣南的红色老区,深山里的上潮小学只有三间瓦房:两间教室、一间办公室。学校没有宿舍,也没有食堂,只有17个学生和3名老师。

  “最近这些年,山里大多数村民搬到山外去了。留住在这里的也有一些,年龄太小的孩子就近上学,所以这个教学点不能撤。”校长温永平告诉记者。

  一个封闭的小山村,简陋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个初次踏进上潮村小学的外地老师心里打鼓。由于学校没有宿舍,村里只能安排新来的老师住到学校附近的吴金秀家。

  “他们父母不在身边,千里没带柴,万里没带米,我不照顾谁照顾?总要让他们有个像家的地方。”细心的吴金秀总是能看出新老师内心的波动。

  学校做不了饭,吴金秀就在自家免费做饭给老师吃。“我在上潮的两年里,吃住都在"婆婆"家,她把我当做自己的亲孙子看待,给我提供住的地方,无偿给我做饭,冬天给我烧热水,夏天给我挂蚊帐,还经常开导我。”2008年9月,刚跨出校门的赖小荣来到上潮,从一开始待不住,到一年期满后主动申请再留一年,是“婆婆”感动了他。

  去年,附近采石场有人经常跑到学校门口骚扰新来的女老师,恰好被路过的吴金秀看到。身材孱弱的老人冲上前去对其教训了一番,回家后还让儿子去采石场对其进行劝告。为了缓解新老师的紧张情绪,老人连着守了两天两夜。

  多少年来,上潮村的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老人已经记不清到底有多少老师在她家住过,但一说起和这些老师的感情,老人脸上满是欣慰。“她们结婚、生孩子都会请我去,还经常来看望我。”

  除了老师,当地村民对老人更是赞不绝口,因为村里大多数孩子都被“婆婆”照顾过。上潮村村民居住分散,远的离学校有五六公里,一些八九岁的孩子总是独自背着书包、带着干粮奔走在大山深处。孩子们上学路上的安全让“婆婆”牵肠挂肚。

  “读三年级以前,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婆婆"在接送我。”如今已是大学生的曾晓林始终不忘老人的护送之恩,隔三差五给老人打问候电话。像曾晓林一样走出深山的大学生,在上潮村已经有近50人,他们和“婆婆”有着亲人般的感情。

  2008年冬天的上潮村雨雪肆虐,崎岖的山路险象环生,孩子们无法踏上上学路。老人坐不住了,她想到草鞋能防滑,于是发动全家人找来稻草,连夜赶制了十多双草鞋。天一亮,她就拄着拐杖把草鞋送到孩子们手中。

  平日里,孩子们带的饭凉了,她给加热;调皮的孩子玩水弄湿了衣服,她带到家里换衣服……

  如今,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如以前了,每天还要到学校去看看老师和孩子。“孩子们都认识我,每天放学从我家门口过看到我就"婆婆""婆婆"的喊,喊得我都答应不过来了。”老人幸福地说。

  在上潮小学工作了30多年的温永平心中有一笔账:30年来在“婆婆”家住过的老师不下50个,“婆婆”在老师和孩子们身上花的钱更是不计其数。

  前十多年,“婆婆”和丈夫靠种田、养猪、养鸡维持生活,帮助师生;后面十多年,年纪大了,“婆婆”就捡废品。儿子、儿媳也被老人的精神感动了,拿出自己的积蓄支持老人。心怀感激的村民们送来粮食,或者农忙时节来帮忙,却被老人一一婉拒。

  “婆婆”一家都是好人上潮村的村民这么认为。
(责任编辑:UN60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