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退休军人捐毕生积蓄建学校 病危时拒绝取钱救命

2011年12月23日02:52
来源:北京晨报
 

  退休老军人 毕生积蓄捐建学校

  二十多年来共捐建两所希望学校及15个爱心图书室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这是年近80岁的陈荣超用来勉励自己的一句话,也是他二十多年来坚持捐资助学的真实写照。自1988年退休后,陈荣超和老伴穷尽毕生积蓄,累计数十万元,先后在四川和内蒙古多地捐建了两所希望学校和15个爱心图书室。

  戎马一生 退休决意助学

  为采访陈荣超老人,记者半个月前就开始约他,但直到昨天才如愿,“刚从四川那边回来,又去看望孩子们了。”说这话时,老人一脸幸福。

  1988年,陈荣超退休,成为丰台区军休办第十三军休所的一名军休干部,本应是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时候,但从军40年的老人闲不下来,“我可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那段时间,老两口一直在琢磨着干点什么。

  偶然的一个机会,电视里播放希望工程的公益广告,那个大眼睛渴望上学的小女孩让老两口夜不能寐。反复思量后,老人决定将几十年攒下的钱全部捐给希望工程,资助教育事业。至于投资何处,老两口不谋而合地想到了曾并肩战斗过的地方四川雅安。

  但根据有关规定,捐建一所希望小学至少需要20万元,“这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个小数目啊。”然而,老两口并没放弃,从此开始了攒钱生活:不吃营养品,不买新衣服,不添置新家具。记者注意到,老人家中的陈设还是六七十年代的用具,就连手纸也是陈荣超的老伴用废报纸从超市换来的。

  就这样,10年过去了,20万元的目标也越来越近,“那段时间,每与老伴聊天,就会不自觉地想象一下未来校园的样子,总会莫名地激动与兴奋。”时间过去十多年,但老人依然记忆清晰。

  病危时刻 拒绝积蓄救命

  1999年5月,老两口终于攒够了20万元。“这可是我俩50多年的积蓄啊。”陈荣超说,就在他们满怀喜悦为筹建希望学校奔波时,他却突发心肌梗塞,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

  为治病,家人提出要取出钱来救命,但被陈荣超拒绝。面对老伴,陈荣超留下了这样的遗言:“万一我走了,把遗产捐献给希望工程,遗体捐献医学研究。我俩的夙愿,由你来完成。”老伴一时竟无语凝噎。好在悲剧没有发生,两个多月后,陈荣超与死神擦身而过。但这次“意外”,更坚定了他捐资助学的心愿。

  2000年10月,一座1743平方米的白色四层教学楼在四川省芦山县龙门乡建成了,当地政府将学校命名为“晨阳希望学校”。校名既取了陈荣超、杨玉仙夫妇姓氏的谐音,又象征着学校似朝阳托起明天的希望。

  教学楼落成典礼那天,陈荣超夫妇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一声声的深情呼唤不绝于耳,那感觉真是幸福极了。”

  给后代“不留金银留精神”

  善举没有就此打住。仅仅过了5年,陈荣超夫妇再次将积攒下来的20万元退休金拿出来,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建起了第二所“晨阳希望学校”。

  近几年来,为了惠及更多孩子,夫妇俩长期资助四川芦山县晨阳希望学校6名孩子上学,每年资助善款1万元。后来,他俩觉得攒20万元建一所学校周期太长,于是改变捐资助学模式,每攒够5万元就建一个希望图书室,截至目前,老两口已捐助15个爱心图书室。除了自己捐献,老人还积极发动周围人和单位捐款助学,使得两个希望学校如今都有了电脑室和图书室。

  为何不把积蓄留给后代?陈荣超总是说:“不留金银留精神。”如今,在老人的带领下,他们的外孙女都参与到捐资助学的行动中。

  在陈荣超的家中,有无数荣誉证书,但他最乐意看的还是电脑里那些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墙壁上,最显眼的也是一张张和孩子们的合影。“我付出了一点艰辛和心血,却收获了无限的快乐和希望。”陈荣超说。

  晨报记者 岳亦雷 文并摄

(责任编辑:UN02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