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

"保障房"能否成为"暖心房" 追踪武汉"闹心房"

2011年12月23日11:38
来源:中国网

  在此背景下,“保障房”这三个字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关键词之一,围绕“保障房”展开的各项工作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半月谈在大力宣传国家保障房政策的同时,将持续报道各地保障房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保障房”是政府给人民群众建设的“暖心房”,临近岁末,希望我们的报道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去一丝温暖、一份安心!

2011年12月19日,处于风波中的紫润明园(南区)相比网络上的争议来说,要平静许多。(摄影:柯勇)
2011年12月19日,处于风波中的紫润明园(南区)相比网络上的争议来说,要平静许多。(摄影:柯勇)


        2011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记者杨宁以《几十道验收为何管不住“闹心房”》为题对武汉市硚口区紫润明园(南区)保障房项目进行了报道,文章刊发后迅速被网络、手机报、电视读报节目等传播渠道大量转载,文中提及“墙体裂缝”、“房屋漏水”、“地基不均匀下沉”等耸动的细节在微博上被疯狂转发,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保障房总体建筑质量的担忧。

  根据前期报道的有关信息,半月谈记者于2011年12月19日赶往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二路三环线入口处的紫润明园(南区)小区,通过实地调查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追踪。

  房子到底有没有下沉?

  据记者了解,紫润明园南区工程共计16栋单体,建筑面积15.3万平米,共计1920套住宅。其中1286套为拆迁安置房屋,634套为廉租房,全部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核芯筒结构体系设计建造。

  进入小区前,记者发现通往紫润明园(南区)的唯一一条道路正处于施工收尾阶段,只有一条车道供机动车通行,11月23日市民在“电视问政”节目曝光该小区质量问题后的第二天,武汉市副市长孙亚带领房管局、城建委等部门负责人到该小区现场办公,出行难也是当时群众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之一。

  走进紫润明园(南区),从阳台上晾晒的衣物和腊肉可以看出,大部分业主已经入住,小区绿化也基本完成,社区服务站、党员服务中心、警务站也已挂牌开始日常运行。

  由于是工作日,小区里能经常碰到外出晒太阳遛弯儿的老人,还有些零星的住户在进行装修,小区的南边是一大片荒地和水塘,由于紫润明园(南区)16栋住宅楼间距都比较大,房屋的采光都比较好,因而给人感觉更加空旷。

  《法制日报》在11月30日的一篇报道中指出,“紫润明园保障房项目南区16栋一楼发生地面沉降的裂缝有一指宽左右”,为此半月谈记者特地沿着16号楼四周行走并仔细观察了一圈,并没有发现此前报道提及的裂缝,建筑外墙与散水之间已密封完好。(注:散水是与外墙勒脚垂直交接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用以排除雨水)

  通过查阅《民用建筑标准》后记者发现,一般在散水养护期满后,将分隔缝内清理干净,用1:2沥青沙填塞;至此我们可以结论,媒体之前报道的所谓“沉降裂缝”实为散水与外墙之间的分隔缝隙。

  通过咨询建筑专业人士,记者得知房屋基础下沉有许多表征,可以通过雨水管有无断开现象,天然气管道有无断点、脱扣现象来判断;记者从参与项目设计开发的长丰赛博思公司处获悉,自11月26日开始,建设、施工等单位对1920户进行了入户调查,入户调查700户,电话回访631户,没有一户反映屋面渗水、漏水,也没有一家反映水管断裂。

  随后记者还查阅了作为第三方的武汉协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出具的沉降检测报告,16栋建筑物的2010年7月28日第6次沉降观测报告显示,观测点的累计沉降量较小,最小值为7.0mm,最大值为9.9mm,沉降速率为0.01mm/d,沉降已趋于稳定(国家规范要求的稳定标准沉降速率为0.04mm/d)。

  2011年12月14日,武汉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组织包括武汉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王爱勋在内的五名专家前往小区现场勘察,五名专家一致认为:紫润明园(南区)16栋房屋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是安全的。

  半月谈记者第一时间拿到了武汉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出具的技术咨询意见,意见指出:紫润明园(南区)16栋房屋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是安全的。

半月谈记者第一时间拿到了武汉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出具的技术咨询意见,意见指出:紫润明园(南区)16栋房屋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是安全的。
半月谈记者第一时间拿到了武汉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出具的技术咨询意见,意见指出:紫润明园(南区)16栋房屋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是安全的。

  到底有没有偷工减料?

  “保障房”首先要保障质量,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刨去税费、土地成本和资金成本等,建设单位只能获得微利,《中华建设》杂志总编辑柯善北认为利润空间有限也是容易滋生偷工减料的原因之一。

  2011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引用武汉理工大学一位业内人士观点,质疑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现象。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钢结构建筑在造价上略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何长丰赛博思公司会在本身利润不高的安居工程中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的钢结构技术?

  “汶川地震后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们作为多地震国家,更应该推广钢结构住宅,希望更多的普通人能住上抗震性能好的房子”,除了安全性能优良之外,钢结构住宅还具有空间利用率高、低碳排放、易回收再利用等优点,长丰赛博思公司董事长蔡玉春希望通过国内首个钢结构保障房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钢结构住宅。

  “对于钢结构住宅来讲,基本上不存在偷工减料的可能性,所有钢构都是从工厂订制后运到现场来吊装的,例如向武钢或马鞍山钢铁集团订购的型材,数量和规格都是固定的,型材的厚度都是固定的,不会出现混凝土建筑过程中少掺进两根钢筋的现象。” 长丰赛博思公司一位参与了整个项目建设过程的工程师向记者表示。

  墙壁开裂与混凝土质量是否有直接关系?墙壁开裂属于结构性开裂还是常规性开裂?

  记者通过互联网相关关键词搜索后发现,建筑物墙壁开裂现象本身非常普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墙体材料,但使用后会遇到墙体开裂、渗水,抹灰脱落从而污染、损坏室内装修等问题,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

  对于一般商品房项目来说,房子盖好之后,开发商一般会等到第二年才交房,一方面让一楼土质沉降均匀,另一方面留有时间将开裂墙壁修复之后再向业主交房。

  长丰赛博思公司董事长蔡玉春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表示,“业主在‘电视问政’时反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住宅建筑中存在的通病问题”。

  除去由于加砌块熟化过程中,引起热胀冷缩造成的开裂现象,在装修过程中不科学的拆墙方式也是导致墙壁开裂的可能原因,由于紫润明园(南区)所有建筑均为框架体系,维护墙体皆是填充墙,许多住户入住后装修,为了增加户内的房间数量,将内部墙体全部拆除,但内外墙有构造连接,强拆引起整体的墙体松动,容易出现开裂现象。

  根据该小区物业统计结果,已有761户业主在装修时拆除了墙体,并且大多采用了大锤强拆的方式。在一份《紫润明园(南区)住宅使用说明书》上,记者也看到了相关的注意事项。

  在长丰赛博思公司厂房内,记者见到了建造钢结构住宅使用的钢构,全部来自武钢和马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在长丰赛博思公司厂房内,记者见到了建造钢结构住宅使用的钢构,全部来自武钢和马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在长丰赛博思公司厂房内,记者见到了建造钢结构住宅使用的钢构,全部来自武钢和马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小区居民到底因何不满?

  59岁的尤官贤是武汉市供销社土产公司职工,之前住的是单位分的福利房,60平米的老房子按照4000/平米的补偿标准领取了拆迁补偿款,他用这笔钱在紫润明园(南区)16号楼购买了一处2室一厅的新房,夫妻俩跟孩子住在一起,刚刚好。

  尤官贤是一位热心快肠的人,记者在16号楼楼下采访时遇见正要回家的尤官贤,当记者向他表明来意之后,他很热情的邀请记者去他家坐坐。

  在聊天中得知,他是第一个向武汉市政府反应小区问题的业主,“由于这个小区居民普遍收入不高,1.2元/平米的物业费显然有些太高了”,从最开始的部分墙面开裂现象,到逐步健全小区的消防设施,配套菜市场的建设,尤官贤都努力建言献策,充分体现了武汉市民热心公共事务的一面。

  “最近小区又有人丢自新车,摄像头不能成为摆设啊!”尤官贤希望小区能逐步走向成熟社区,使小区居民能够住得安心,住得放心,“经过最近这次整改之后,房子住着也舒心多了”,对于11月23日“电视问政”之后市建委、区建管站和开发企业对房屋的整改工作,尤官贤表示认可和满意。

  12月13日,武汉市副市长孙亚再次来到紫润明园(南区),并现场开了座谈会,当天参与座谈会的一位与会者向记者表示,孙亚首先对于包括硚口区建委、房管局、长丰赛博思对“问政报道”的高度重视表示感谢,同时也承认保障房住房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并现场提出了十个问题,委托市委办公厅督办,房管局牵头解决。

  武汉市副市长孙亚认为,今后保障房在建设之前要有大配套的规划,不仅是道路等交通设施的通达性要做到,警务室、医务室、菜市场、学校、银行等配套也要落实到位;由于保障房建设是由政府出资,孙亚建议房屋验收环节是否可以考虑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由开发商出钱,政府招标的方式实现。

  紫润明园工程维修队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从房屋交付使用到现在,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楼道应急灯被损坏过,许多消防设施也损坏严重,由于部分业主还没有入住,公共维修基金不能启用,物业公司往往将这些维修工作推给开发商。

  对此,孙亚建议针对开发公司与物业公司的关系,房屋建成后第一年内,是否可以考虑由开发商管理物业公司,以便于责任明确,从而保证老百姓房屋出现的小问题尽可能处理好。

  住在紫润明园(南区)16号楼的尤官贤,他是第一个向武汉市政府反应小区问题的业主。

李敬锋 535工厂退休工程师
李敬锋 535工厂退休工程师

  采访手记:

  李敬锋 535工厂退休工程师

  “我是第一个搬进这个小区的”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见到了住在五栋一单元102室的李敬锋老人,退休前他是位于古田二路轻轨站附近535工厂的工程师,对于媒体报道的墙面开裂现象,李敬锋老人告诉我们,墙面开裂现象多出现在一楼,对此他并没有太大担忧,“不是像有的人讲的,房子不行了,设计上没有问题”。

  由于是一楼,李敬锋老人所购买的户型相对均价更便宜一些,只有2700元/平米,他告诉我们,作为厂里第一个签搬迁协议的人,也是第一个搬进新小区的,有人说他傻,可他并不以为意,“以前住得是职工宿舍,是个小房子,换成了现在全朝南的大房子,我很满意了”。

  去年儿子也下岗了,当时是儿子建议他选个一楼的房子,将来可以开个麻将室,如今麻将室张罗起来了,儿子却没了踪影,“现在是自己的房子了,也不靠这个麻将室吃饭,有人来玩儿就玩儿,没有人玩儿也没关系”,我们见到他时,李敬锋老人正在洗衣服,他还在阳台上种了武汉人最爱吃的红菜苔。

  “现在我们对这个房子没有太大的意见,别听有人讲怎样怎样”,在出门时李敬锋老人对我们说道。

  对话:

  半月谈:您看过最近媒体对这个小区的报道没有?

  李敬锋:看了,有的对,也有报道不对的地方。报道之后有一点好的地方,就是大家开始重视了,但是我敢保证,这放房子绝对倒不了。我现在就是对物业有意见,我管他们叫“物爷”,业主是“业奴”,你有什么事情找他,他就开始踢皮球。假如水有问题,他告诉你找水务局去,找开发商去。

  半月谈:您退休前从事什么工作?

  李敬锋:我是搞通信电源设计的,技术方面的工作。

  半月谈:来到新小区,生活方面有没有不方便的地方?

  李敬锋:路不是正在修嘛,我是放长眼光,整个小区我是第一家搬进来的,大年初四我就开始进来装修了,当时外面买菜的地方也没有,医院也没有,超市也没有,以后慢慢就会好起来的。(半月谈记者 柯勇)

(责任编辑:田燕)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