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科学统筹把握重点 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战役

2011年12月29日17:39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业 韩冰曦

  访谈嘉宾(以发言顺序为序)

  丁 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刘尔铎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杨燕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夏学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

  --------------------------------------------------------------------------------

  福建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素以民营经济的活跃而著称,“爱拼才会赢”的闽商精神几乎成为福建企业的形象代言。今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民企、央企、外企“三维”对接,以招商引结构调整、以投资促方式转变,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构筑起一个全新的平台。

  人民论坛:福建在打好重点项目战役,实现央企、民企、外企“三维对接”方面积极探索,到2011年8月,已对接央企项目188个,总投资10790亿元,您怎样评价福建的重点项目建设战役?

  丁刚: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把“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福州作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要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打造两岸合作交流的前沿平台,推动对台湾的离岸金融业务,拓展台湾金融资本,为推动金融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首先,加强金融项目合作。福州海峡金融街万达广场项目是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典型案例,主要开发建设以金融业为主,集酒店、商务办公、高级公寓等于一体的综合现代服务区,形成独立的大型商圈,是区域性的金融服务中心,也是福州市作为海峡西岸未来发展的金融中心。福建抓住牵动全局的关键,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利用万达成熟的商业地产模式的强大交通辐射力和吸纳力,形成对台江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的巨大示范作用,对台江经济的提升发展意义重大。这也是福建继续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引进全球世界级企业大连万达集团的又一成功案例。

  其次,加强招商投资。福建加强了与台港澳的合作。在项目引进上,福建将加强与台港澳相关经贸、促进会和金融机构的联系,通过与台湾重点商协会、香港投资贸易促进机构、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等机构和平台的合作联系,吸引更多的台港澳资金以及带动国际资本来闽投资展业。2011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民企、央企、外资“三维”对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以招商引结构调整、以投资促方式转变。吸引像万达这样的大型集团来投资,也是对台合作的进一步引申。

  最后,注重项目管理。福建在项目管理方面有新的探索,为了打好这场战役,明确了三大目标,确立了三大攻坚、三大保障、三大考核体系,对打好重点项目战役有一个很好的推进。

  人民论坛:您对福建在重点项目建设选择方面有哪些建议?

  刘尔铎:福建海西规划的思路是激动人心的。为了缩小与广东、上海的差距,福建利用地缘优势做大做强。

  首先,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这种重点项目都是比较好的基础设施,搞好后不仅能提升本省的大的发展框架,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福建是沿海省,港口交通运输方便,石化主要依赖外来进口,发展石化很有优势;核电站要大量用水,在沿海地区发展也有很大优势。在这些项目的选择上,“基础设施加基础工业”这两个架子如果搭好,对福建的制造业的发展是很大的促进。制造业要想扩张,如果没有基础设施是很不利。

  其次,政策落到实处。值得重视的方面就是政府为之出台的政策不要流于形式。这些项目如果发展的好,对福建来说也很重要。那么三大保障、三大考核体系之类的政策就要落实到实处,不能为了上项目而上项目,而忽略配套的体系。其中的细小环节如果做不好就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资金保障、征地征迁问题。如果因为拆迁而产生矛盾,影响了大家的支持度就不好了。支撑性的措施如果跟不上,甚至可能会令这些项目得不到落实,或者后续处理不好,就会有一些问题。另外,这些项目很多是重工业项目,未来的排污、环保以及与生产相关联的其他方面如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带来的效果肯定是要打折扣的。

  最后,注意产业结构。福建在发展重化学能源工业的同时,也要注意发展金融、服务业作为综合性的商业设施,避免产业之间出现偏差。大项目是省、国家来上。与之配套的民营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也要考虑。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建好了,但是如果货运跟不上来,项目的经济效益也会打折扣。

  人民论坛:您如何看待处于“五大战役”关键位置的重点项目建设战役?

  杨燕绥:我能看到福建准备大干一场的精神,借鉴了发达地区的做法和经验,而且比发达地区的做法又进步了一些,符合我们现在“平稳较快发展”的规划思路。能看到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注重产业结构调整还有产业升级,还有比较注重公共服务和民生工程。这些都是符合“十二五”规划,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原则相符合。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依然是要素投入比较多,在报告中精细化发展看到的比较少,体现在要素投入上比较多。建议能够在能源上产生替代,既发展又保护资源,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对劳动力有补偿。建立经济大省,首先是统计大省,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脚下有路。

  三是在完成这样的重大项目中政府是如何改革的。科学决策,政事分离,各个部门间如何协作、如何产生很好的效益、降低内耗、部门之间互相掣肘,是一些现实问题。政府需要改革科学决策,效率执行,到位监督。 另外,在大工程中抵制腐败非常重要。权力和金钱间有没有隔离墙?大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能只靠监管部门在后期抓出几个腐败分子,而是在组织建设上、行动计划上就有隔离风险的措施。用人方面,如何更有弹性、更有激励性,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四是在大项目的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一个省级地方,要注意社会控制的软实力。比如如何来收集管理公民的信息。在这些基础上政府的发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社会控制、管理,尤其是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政府要做到心中有数,要知道从何抓起,知道“龙头”在哪里。比如廉租房到底给谁提供,未来需要就业的人口有多少等问题。

  人民论坛:实施“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如何把握发展节奏?

  夏学銮:战役时间短、目标小、更容易实现;战略则更加宏观,时间持续性更强,为了实现大的战略,我们会打响很多“战役”。我们可以说跨越发展是“战略”,用“五大战役”来实现其目标,在发展理念上是科学的。

  跨越发展如何能保证科学发展,要充分理顺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大干150天”可以在短期内,聚集资金优势、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使各项工程的面貌得到明显地改观。但我们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历史规律告诉我们,过分追求速度、追求快速发展,很难保证发展质量。科学发展要保证发展的节奏,要注重细节化、经济化、科学化。希望福建政府能够吸取曾经的经验教训,保证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避免出现负面效果。

  对福建打响“五大战役”,实施“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我有如下几点建议:首先,理顺“五大战役”之间的关系,有轻重缓急、先后次序、有重点,不能齐头并进的发展。经济社会的战役和战争不同,具有持续性,仓促上马的工程很难保证发展质量。

  其次,加大民生工程的投资力度,摆脱过去发展注重政绩、注重表面工程的误区,把钱花在刀刃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福利标准,更多的让民众感受到内在的发展。

  最后,把握发展节奏。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紧抓战略时机,适当地放缓发展速度,保证发展质量。

  来源:人民论坛  (人民论坛记者 王业 韩冰曦)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