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区

欧元十年

2011年12月30日17:41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叶檀

    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欧元区国家)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然而,如今,臃肿的赤字让欧元命悬一线。

  欧盟一些成员国的高负债、高赤字说明财政状况堪忧,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是欧元必须拔除的胎毒。

  欧元的十年红利与N年债务

  未来,欧元有可能要经历与十年红利期同样漫长的债务期与改革期。

  特约撰稿 叶檀

  欧元曾经拥有10年红利

  欧元区的成立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建立欧元既是经济要求,也是政治博弈的要求。上世纪50年代,全球货币体系相对固定,没必要成立欧元,因为欧洲各国货币通过与美元挂钩间接与黄金挂钩。当时的货币是稳定的,有利于实体与贸易的发展。

  成立欧元的导火索是上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由于全球经济滞胀,当时美元大幅贬值,事实上已经无法承担以固定价格与黄金挂钩的成本,导致全球货币币值来回摇摆。一再贬值的美元让欧洲国家体会到巨大的贸易痛苦,建立统一的货币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欧洲内部,由于各国之间货币剧烈波动,不同的商品无法在欧洲内部形成统一的价格,资金与商品在欧洲各国之间大举进出,各国制造商与贸易商没办法形成稳定的预期,政府的农业补贴打了水漂,更不可能形成统一的贸易区。而在建立统一的货币之后,各国可以用统一的货币催生统一的市场。

  1986年,法国财长德洛尔发起单一市场计划。1990年,在欧洲货币联盟的政府峰会上,由德国央行起草欧洲央行章程,建立了较为严格的财政纪律,规定各国必须先降低国内通胀、削减赤字、减少债务,警戒线是赤字率3%以内,负债率60%以内,保持汇率稳定,在1991的马斯特里赫特峰会上通过。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出台。

  欧元成立,享受了10年的美妙红利期。建立欧元时所设想的欧洲统一市场、贸易互通、货币稳定全部实现,德国得到的红利尤其丰厚,周边国家成为德国产品的消费地。

  在欧元成立的十年间,欧元区整体失业率从9%下降到7%,赤字率在07年下降到史无前例的0.6%,大部分国家成功减税,建立了优厚的社保体制。除了1999年通胀率超过2%的警戒线,到达2.2%,多数时间平均通胀率在2%以下,物价稳定使欧元区民众享受到充分的红利。

  盛宴之下,直到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欧元度过了长达10年的幸福时光。

  关于欧元财政体制与货币不匹配的担忧被忘到九宵云外,对希腊等国的财政担忧似乎不值一提,而通胀上升物价动荡的前景并没有出现。

  欧元10年红利背后的代价

  欧元区从成立开始就存在致命伤,在2008年之后的债务危机中,所有的担忧被证明都不是子虚乌有。

  德法为了政治与经济利益走到一起,途中不断吵吵闹闹,英国则屡次退出,为求同存异,各国不得不妥协。在货币联盟的过渡计划中,刻意回避了政治一体化等核心问题,也不支持建立统一的税收与转移支付,任何关于各国财政主权的让渡均未涉及,但统一的货币背后缺乏统一的财政、统一的税收支撑,是不可思议的。

  最薄弱的一环来自于英国,市场投资者击垮了英镑。1990年,德国央行为抑制通胀开始上调利率,在连续10次上调之后,贴现率达到1931年后的最高水平。此时,德国马克大幅升值,而英镑不断贬值,无法维持与德国马克之间的汇率联系。双方政府的沟通没有取得任何进展。1992年,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对英镑发起疯狂进攻。最终,英镑投子认输,退出汇率机制。此后,英镑再也没有试图进入欧元,直到现在,依然踽踽独行。

  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功是政治决心的产物,在市场、财政纪律方面存在一连串问题。经济上升周期的一床锦被掩盖了所有的难题。1993年,欧洲迎来经济扩张周期,货币贬值、出口竞争力加强,统一货币的红利尽显无遗。欧元区德法两大轴心国,紧跟德国财政货币政策的荷兰,但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的加入,加剧了财政风险,这些国家赤字与负债率令人难以放心。如果不让赤字国加入,这些国家的货币将大举贬值赢得出口优势,结果是,放松纪律,让比利时、冰岛、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加入欧元区,而希腊于2001年加入。加入时,以货币掉期等办法,通过假账达到了标准。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