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中国新闻周刊》 > 《中国新闻周刊》精彩报道

电影外行人的成功

2012年01月06日17:37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梁良

  没有人会想到,几乎是由一群“电影外行人”首次合作拍摄的台湾“文艺小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竟然会在上映后立刻获得野火燎原般的市场反应。“电影外行人”的锐气或许是它获得成功的关键。

  文/梁良

  史上最快票房破亿的台湾电影

  2011年8月12日至18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下称《那些年》)在台湾率先推出一周“口碑场”。8月19日正式上映,4天后便突破1亿新台币,成为史上最快票房破亿的台湾电影。

  截至12月4日,该片在台已上映16周(仍在上映中),累计票房达到4.1亿新台币,仅次于魏德圣执导的两部电影:2008年的《海角七号》和2011年9月上映的《赛德克巴莱》(上)。

  挟台湾的卖座声势,《那些年》在香港的票房更是一路火爆。10月20日首日上映票房已达139万港元,4天后达到1150万港元,成为香港开埠以来10月份首个“开画周末”(周四至周日)最高票房的电影,超过《无间道2》创下的894万港元票房。在上映18天后,正式超越《3D肉蒲团极乐宝鉴》,成为2011年度香港最卖座的华语电影。

  而在人口仅50余万的澳门,《那些年》引发的热闹同样不可思议。每天在大会堂戏院单院的票房就高达十几万澳元,每位观众要轮候超过一小时才能买到门票。有粉丝在Facebook留言,形容为:“比迪斯尼乐园轮候机动游戏还要夸张”。

  至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由于当地政府认为《那些年》并不符合未成年人观看,所以把本片分别列为超过18岁方能观看和NC-16(16岁以下禁止观看)的限制级电影,并且删减了小部分内容。但即使如此,在马来西亚仅以20间影院放映的情况下,《那些年》仍勇夺票房季军,后来更逆势上升为亚军;而新加坡23间影院联映,上映4周的票房累计高达149万美元左右。

  到底是什么原因令这部制作不大,亦无名导巨星领衔,表面看来题材并不新鲜的校园爱情喜剧成功打破了“当代题材文艺片”一向以来的区域卖座限制,而在所有的华人观众市场(目前只有大陆市场仍待证实)都获得票房大丰收呢?主要的原因有三个:网络无国界,真情无国界,以及电影“外行人”的新思维。

  “外行人”不算计

  九把刀是网络知名作家,作品类型广泛,人气极高。《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作为九把刀的自传体小说并且被他本人亲自搬上大银幕,自然引起粉丝极大关注。

  《那些年》在台湾上映前的网络营销卓有成效,很快就转化成吸票作用和口碑传播的管道,真的做到“未演先轰动”。台湾以外的华人地区亦透过网络传播,同步感受了台湾票房成功的激励,同样产生了一上映就火爆的市场效应,这是前所未有而日渐分明的电影市场大趋势。

  《那些年》,主要描写了一个热血而无聊的大男生对他心仪的乖女孩的爱恋之情。这也是作者九把刀自己的初恋故事,里面有稚气的纯真爱情,也有同学之间情义相挺的热情。因为选角得当,表演生动,观众都能感受到男女主角的那份真情,这种共鸣感跨性别、跨年龄、跨地域,谁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那份曾经追女孩的“共同记忆”。

  这样一部影片实际上却是由一群电影“外行人”拍摄的。

  该片的出资方是群星瑞智艺能、台湾索尼音乐和九把刀本人。群星瑞智艺能是台湾的电视制作和经纪人公司,领军人物柴智屏有台湾偶像剧“教母”之称,曾制作《流星花园》捧红了F4。《那些年》是她转任电影制片人的第一次,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个电影“外行人”。但因她在偶像剧方面的积累,让她对时下年轻人的趣味比传统电影人有更多体会,所以能对新人导演九把刀给予适时点拨。

  台湾索尼音乐作为一家唱片公司,在台湾投资拍片也是第一次,但唱片公司对大华人市场的文化脉动和区域差异其实有更深刻的了解。他们把这方面的体会转化到电影制作之中,使《那些年》呈现出与传统国语片不太一样的流行气质。

  至于身兼原著、编导、投资人(因原来答应的投资者抽手而让他只好自己拿钱出来填补缺口)的九把刀,虽曾在四段式电影《爱到底》中的一段《三声有幸》有过一次“试剑”的导演经验,但对执导故事长片而言他还是一个“外行人”。

  而两名男女主角,饰演柯景腾的柯震东是年仅20岁的体育系大学生,第一次演戏;饰演沈佳宜的陈妍希虽有5年演艺资历,但演了数部电视剧和两部电影都没能脱颖而出。这样的“杂牌军”组合确实是一个“外行人”团队。

  而正是这群“外行人”不擅“算计”,从本心出发,却创造出了打动观众的青春狂想和纯情之风。近年来占据大陆电影市场主导地位的“大片”,几乎无不是机关算尽的“功利思维”下产生的纯商业产品。每部新片推出时向观众夸耀和推销的只是多少投资的大制作、在银幕上可以数到多少颗明星、有多少场刺激火爆的动作戏、或是到国外花钱做了多少特效镜头。而对于电影的核心价值——跟观众的情感交流-——却鲜少提及。因此,中国的电影业逐渐变成一种可以不带感情的“流水线生产”,大家都以形于外的“硬指标”作为竞争目标,而不再讲求藏于内的“软实力”。

  大型国产片和中港合拍片近年来一再产生题材一窝风、编导手法雷同、明星组合无新意等共通弊病,是因为那些“电影内行”们的想法太一致,用来算计的几乎都是同一把标尺。要打破这个困局,只有减少算计,尽量回到从“本心”出发的创作原意,依个性、兴趣和艺术追求作多元化发挥,才能让市场重新活跃起来。

  新一代导演扩展影响力

  至于《那些年》,当然也有一些情节和场面是经过商业考量的,但做得并不过火,反而有新锐之气。

  片中最惹争议的一幕“柯景腾与同学无聊得在上课时打手枪”和“勃起”这个角色的造型来说,港台两地经验丰富的导演都会将这些戏砍掉,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场面怎么能放进一部拍给年轻人看的校园电影之中?

  但是在九把刀这个“热血而无聊”的外行导演眼中,他却只看到这些场面和角色会带来精彩的剧场效果,只要在画面上避免产生“恶形恶状”的感觉,就可以拍,而对电影规则外行的制片人柴智屏也不加制止。就这样,外行人的组合反而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九把刀用漫画化的喜剧手法把那些会令人产生尴尬的东西做到乐而不淫,年轻观众乐得拍案叫绝却不会往淫邪的方向上联想。在大男生无聊的成长岁月中,有多少人曾经梦想过要做这些荒唐事,具有新思维的九把刀透过电影表达出他们的心声和奇想,而那些旧思维的传统电影人却从来不这样做。这就是《那些年》能打动学生族群并获得跨地域共鸣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港片黄金时代,当“个性张扬”和“商业算计”还能取得微妙平衡的时候,香港电影人用“文艺小品”的方式尝试新题材和新尺度还是有着相当高的兴致,例如由陈可辛监制、赵良骏导演的《记得香蕉成熟时》(1993),就是票房相当成功的“少年性启蒙”电影,由邓一君饰演的小波还一连主演了3集系列性作品。可惜近年很多香港电影界的中坚在北上拍片之后,已逐渐失去了他们的“文化主体性”,变成了电影业的“熟练技工”。他们在这方面留下来的空缺,似乎正由以人文电影风格起家而在制作上又逐渐向商业电影靠拢的台湾新一代导演填补。而这些新导演力量在网络时代,信息一体化的过程中正在迅速扩大他们的跨地域影响力。 ★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