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时机
在日本经济连续20年衰退的过程中,振兴军工产业,通过扩大武器出口,成了一些政治家、企业家的重要目标。
日本防卫省发布的资料显示,1989年日本军队装备的维持费用为4400亿日元(约合37亿美元),到2010年已经提升了180%,达到7923亿日元。特别是在日本经济发展很不景气的时候,只有军队的费用不仅没有减,反而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军队方面依旧十分不满,希望能拿到更多的预算。
防卫省还特别强调,2007年军工企业的开工率比2003年减少了7%。也就是说,日本军工企业依然产能过剩。日本防备装备工业会及经团联防卫生产委员会不断向政界游说,加上民用品出口在这些年总体不顺畅,出口武器便有了更大的魅力。
“2010年日本修订《防卫计划大纲》的时候,外务省、防卫省、经产省与民主党已经达成了共识,准备放宽对武器出口的限制,但当时的首相菅直人并没有同意,结果延迟到了现在。”日本政策研究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原在内阁负责安全保障的道下德成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2011年11月30日,日本把三艘由日本生产的巡逻舰交付给印尼政府。这是日本第一次以政府开发援助的形式向外界提供武器。日本政府称此举是为了打击马六甲海峡海盗和恐怖活动以及防止武器扩散。
不到一个月之后,日本政府宣布把美制F-35A型战机作为航空自卫队下一代主力战机,计划总共采购42架,耗资预计超过70亿美元。放宽武器出口的一种可能结果是,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将能够参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机研发项目。
日本向南苏丹派兵也迫在眉睫。支援南苏丹是日本近年来打造“维和尖兵”的最新努力。首相野田佳彦正是看准了这个难得的时机,做出了解禁武器出口的决定。
“出口武器实际上还有不少限制。想通过出口武器赚钱,不如说日本军工企业也要在国际竞争中学会游泳。日本武器能够出口,其他国家也就有了向日本销售武器的机会。这样一来,日本可以采购更加高性能、低价格的武器。”道下德成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具有改变地区格局的力量
“过去我们连骑自行车时戴的安全帽都不能出口。”日本外务省一位外交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据说因为安全帽有可能被用在战场上当钢盔。
现在放开出口武器后,安全帽自然能很顺畅地出口了,但日本更想出口的是护卫舰、战斗机和坦克等“保卫”和平的武器。
英国《经济学人》称日本军工业水平亚洲第一,同时还有另外两个特征:独守本土、茕茕孑立。
曾任日本驻美大使的加藤良三撰文称,亚洲的友好国家可能很希望进口日本军事装备,即使旧货也想要。日本目前的国防产业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二战期间就能生产战机、潜艇等当时的尖端武器。二战后日本军工生产大部分遭到毁坏,但随着朝鲜战争爆发再次恢复,目前先进战斗机、宙斯盾驱逐舰、潜艇、军事卫星等日本都能国产。
早有估算指出,如果日本松绑武器出口政策,其舰船、电子等优势军工产业将占据全球同类产品出口的半壁江山,航空航天相关产业的出口也将占到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日本具有改变地区格局的巨大力量。
日本把武器交易商称为“销售死亡的商人”。他们销售出的武器越多,世界和平、国际合作就离人类越远。
“我们这个国家的和平力量所具有的意义、重量,首相是如何考虑的?”对《朝日新闻》2011年12月25日社论的提问,野田佳彦并没有回答。 ★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