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冬运会助力中国冰雪运动 百姓唱响“冬日练歌”

2012年01月07日01:41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冬运会“助力”中国冰雪运动

  “中国的冰雪项目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但是进步很大,不管是群众的冰雪运动还是竞技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昊飞

  17岁的隋文静,20岁的韩聪,柔美的韵律中,身着碎红格牛仔情侣装的两人在冰面上轻舞飞扬。60.36分,双人滑短节目季军,现场观众毫不吝惜掌声——在庞清/佟健、张丹/张昊这两对顶尖组合之外,中国花样滑冰的明天因隋文静/韩聪这对灵动的少男少女而彰显精彩。

  1月5日,在吉林省举办的第12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下称“冬运会”)进入第二个比赛日。作为2014年索契冬奥会前的重要综合性赛会,本届赛会不仅是庞清/佟健、周洋、刘佳宇等国内名将巩固“冰雪王座”的契机,亦是以隋文静/韩聪为代表的中国冬季体育青年生力军崛起的舞台。

  从1959年首届冬运会举办至今,起步较晚的中国冬季体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在国际赛场上确立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优势项目。如本届冬运会会歌《飞起来,更精彩》所渲染,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推动下,这历时10天的竞技平台有望成为中国冰雪运动飞向未来的新起点。

  冬季体育实力的提升

  本届冬运会共吸引了来自全国43支代表队的1067名运动员,他们将在5大项12分项105个小项的赛场上比拼高下。53年前,首届冬运会雪上项目也在吉林省举行,当时却仅有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解放军、新疆等5个代表队的122名运动员参赛,其规模和社会影响与今时盛况不可同日而语。

  “办赛水平是中国冬季体育的重要见证,1996年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的时候,由于场地人工造雪能力不足,组委会还要雇农民去周边树林里一筐筐地挖雪。”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大众滑雪部部长高学东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现在办冬运会,虽然人工造出的‘冰状雪’质量还与国际标准有一定差距,但至少能确保竞赛正常运行,这就是一种进步,也是中国冬季体育逐渐成熟的写照。”

  相较于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上登顶的中国夏季运动,中国冬季运动显得“欠发达”,但坚持的信念始终在延续,也正是这种延续令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作为中国冬季运动重要的人才基地,吉林省为国家输送了赵伟昌、叶乔波、陈露、李佳军、周洋等一代代冰雪健将。短道速滑退役名将李佳军是第一个夺得冬奥会奖牌的中国男子选手,他告诉本刊记者:“从量变到质变需要过程,1999年在吉林省举办第九届冬运会的时候,中国冬奥金牌还是零纪录,但那时已让人们看到希望就在眼前。”

  2002年,短道速滑选手杨扬在美国盐湖城夺得中国冬奥首金。在随后的两届冬奥会上,中国选手又接连在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项目上斩获7金,还在诸多单项的世界杯、世锦赛上捷报频传。作为新一轮冬奥备战周期的一次国内综合赛会,本届冬运会对中国冬季体育当下的发展现状也是一种直观的反映。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赛会期间指出,“中国的冰雪项目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但是进步很大,不管是群众的冰雪运动还是竞技水平,都有很大提高。虽然我们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将与吉林省的运动健儿们一起共同努力、逐步缩小差距。”

  人才培养的“全运战略”

  据本刊记者了解,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运动员在本届冬运会中已占据半数以上席位,许多赛场甚至涌现出了一部分21世纪的“潜力股”。12岁的哈尔滨选手张铭洋是本届冬运会花样滑冰赛场最年轻的运动员,接受专业训练仅5年的她虽然成绩平平,但她的每一次动作都迎来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我肯定会继续滑下去的,希望能像张丹姐姐那样当世界冠军!”张铭洋赛后稚嫩甜美的声音赢得了众多媒体的尊重和祝福。

  由于本届赛会中的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项目的16个小项的成绩将计入2013年全运会,因而竞技水平和激烈程度也超过往届,其背后更有“全运战略”下人才培养机制的支撑。多年来与“奥运争光计划”紧密联系的“全运战略”,使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发展冬季体育的信心得到提升。

  “冬季体育的人才培养难度比夏季体育要大得多。”长春市体育局副局长赵晓路告诉本刊记者,虽然我国旨在消除地域属性的“北冰南展”计划已持续了30多年,且拥有冬季项目队伍的南方城市在逐年增长,但受气候、地域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冬季体育的人才培养目前仍以东北地区为主,加之资金和装备的无止境投入,给东北地区发展冬季项目带来了很多难题。

  “全运会在我国是除奥运会之外最受各地重视的综合性赛会,能够将16个冬季小项的成绩列入全运会榜单,将令许多省份加大对花样滑冰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从而使冬季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得以扩充。”赵晓路说。

  为促进中国冬季运动的科学发展,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将冰雪项目分成四大类,即优势项目,包括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潜优势项目,包括单板滑雪U型场地、冬季两项等;一般项目,包括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冰球等和新开展项目,即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女子跳台滑雪等。

  但也有业内人士强调,“全运战略”的介入虽能对国内冬夏竞技发展格局起到平衡、对部分冬季优势项目的人才培养得到保障,但对于潜优势、一般、新开展项目而言还无法形成受益,如何使这些项目的人才培养进入真正的良性循环,仍需探索新的思路。

  百姓唱响“冬日练歌”

  “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本届冬运会举办地的百姓用唱响“冬日练歌”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我觉得冬季是最好的锻炼时机,我现在不仅扭秧歌,还练体操、打太极、练杨家枪。用锻炼的方式迎接12届冬运会,代表我们老百姓能参与其中,而不是简单地作为局外人看几天比赛,”63岁的市民白玉贵告诉本刊记者。

  近年来,随着冰雪运动的发展和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百姓一改“猫冬”的传统习惯,甚至专门“寻寒”。

  高学东认为,滑雪在中国百姓眼中曾是一项遥不可及的贵族运动,冬天在室外浇水冻冰使滑冰成为为数不多的冬季项目之一;如今,中国的滑雪场已达到400多个,人们滑冰也可以选择室内冰场,无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参与冬季项目的人不计其数,这是中国冰雪文化延伸的写照。

  2012年1月1日上午,第12届冬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在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举行,在零下20℃的冰天雪地中,长春冬泳协会的会员们身着泳装表演舞蹈,且谈笑自若。

  次日,第十届瓦萨滑雪节在这里举行,近2万名市民在雪场起点集体出发,用健康肢体的欢歌助兴冬运会的举办。

  吉林省体育局局长宋继新对本刊记者说,“我们过去办赛是多数人的‘普及’为少数人的提高,现在是通过少数人的提高促进多数人的普及。所以,让本届冬运会回归体育,办成运动员的盛会、老百姓的节日,是我们提炼的办赛理念。”

  从2011年初的长春冬泳大会到2012年初的瓦萨滑雪节,以“全民健身与冬运同行”为主题的活动在吉林省内各城市开展,形成“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的局面。冬运会不仅仅作为一个为期10天的赛会存在,它更多的是为百姓营造和谐的冰雪文化氛围、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打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刘鹏认为,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冰雪运动将越来越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这几年,全民健身的冰雪运动发展得那么迅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我相信它会发展得更快!”□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