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会 记者走基层
政协委员顾庆5年奔走垃圾场 为环卫有危害岗位争得上千补助 调研归来——
“俩小时洗不掉身上臭味”
201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垃圾全过程综合管理。市政协委员顾庆表示,将再次建议“将环卫7个工种纳入有毒有害工种范围”。
“尽我所能,直到问题彻底解决的那天……”5年来,市政协委员顾庆的心里一直有个未了结的“疙瘩”,环卫工人常年与垃圾打交道,工作艰辛但回报甚微。为此,她四处走访、调研,奔走于位于市郊的堆肥场、垃圾填埋场、粪便处理场……
调查显示,目前北京环卫系统共有3.7万余名职工,其中一线人员比例超过70%。尽管近年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相关举措,但环卫工人普遍存在收入和福利偏低、增长缓慢、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
顾委员经过5年调研、2年提案,有危害岗位补助终于每年上涨了1000多元至2000多元。
实地探访
垃圾发酵后的恶臭让人窒息
近日,记者跟随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总工会服务业工作委员会主任顾庆,赶往距离市中心近50公里的大兴区安定卫生填埋场。远远就看到一座小山,松木苍翠挺拔。如果不说,怎么也无法将这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和垃圾山联系到一起。
登上高处一片开阔地,眼前则出现了另一番忙碌的场景。山脚下是一座堆了一半的小山,大片的山体被分成一块块的区域,一辆接一辆的翻斗车将垃圾倾倒到山体上,机械车来来回回运送。
山体上覆盖着绿色的薄膜,这就是给垃圾穿的“外衣”。记者看到20多个环卫工人用薄膜裹起垃圾,进行封闭处理,防止异味扩散。
据介绍,每到夏季三伏天,天气持续高温,空气湿度大,垃圾发酵后产生的恶臭能让人窒息。若不及时填埋运输至此的垃圾,臭味污染的面积将快速扩散,以致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正在山上忙碌的推土机驾驶员张玉虎,算是场子里年轻的“80后”一代的代表,但也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1年。张玉虎介绍,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开始工作了,先把市区各垃圾中转站一车车送来的垃圾倒进垃圾场,再用推土机一铲一铲推开进行填埋,整日与垃圾为“伍”。
“牵个手什么的都不好意思”
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场长张永贺告诉记者,“现在的填埋场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那环境啊,至今还印象深刻。苍蝇蚊子成群地飞,工人在推土机里作业,整个玻璃上苍蝇落得满满的。”
他还透露,“垃圾清理车车况也不好,没有空调。冬天时山上的风能比下面大两级,有时候穿着棉大衣风都能给你打透了。到夏天就更不用说了,穿着干衣服上去,下来的时候浑身湿透。”
最让他头疼和尴尬的是垃圾的臭味。“臭味会顺着汗毛孔渗到皮肤里,怎么洗也洗不掉。有时候一个零件掉到渗滤液里后,你只能下手去捞。有时候觉得碰人家一下,牵个手什么的都不好意思,确实太臭了。”
张永贺表示,环卫企业会不断努力,但也希望社会各界同样高度重视,改善环卫工人作业环境。
封闭作业换来空气“二级良”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空气监测水平却都达到二级良水平,甚至超过城区空气质量。”说起空气质量监测,张永贺舒展了紧皱的眉头。
他表示,这都是场内采取封闭式作业、环卫工人苦干出来的结果,甚至牺牲身体健康换来了周边的好环境。付出这么多,但是他们能得到的却微乎其微。
据介绍,环保局在这里“安插”了8个探头,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在中控室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每周都公布空气质量播报,分别涉及场界大气、噪声、地下水等进行的监测。张永贺表示:“这些指标就是工人工作的动力。”
处理室贴了8种“警戒”标识
记者在安定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室门口看到,墙上张贴了8种标识,包括戴防毒眼镜、穿胶鞋、戴口罩、注意毒害气体等。
“处理过程要接触强酸、强碱,对工人的呼吸系统会直接造成危害,人可没有铁喷头能扛得住这些。”顺着张永贺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喷头……
据介绍,吸入有害气体,会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等症状。
此外,为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周边水资源,因此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据了解,强酸、强碱等经处理后,转换成中水,用于周边绿化灌溉。
垃圾填埋场采取封闭式作业,换来了大气监测屏显示:总悬浮颗粒物、甲烷、一氧化碳等数据“不超标”
5年调研
奔走垃圾场采集“权威”数据
在工会服务类行业中,环卫一线一直被认为是最苦、最脏、最累的职业。
5年前,这个职业受关注度并不高。而市政协委员顾庆却开始利用休息时间,到南宫固废处理中心(堆肥场和医疗垃圾焚烧场)、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清分公司粪便处理场等处进行实地监测、调研。
其中,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离市中心将近有50公里,一个来回至少花费3个多小时。顾庆带着疾控中心监测人员一起跟着一线环卫工人穿梭在垃圾之间,一忙就是一整天。
“回到家中至少洗两个小时的澡,才能把已经‘渗透’到体内的垃圾发酵臭味洗掉。”顾庆表示,“这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换回了能证明环卫工人工作环境恶劣的真实数据。”
“闷罐”中有害气体普遍超标
顾庆多次到垃圾粪便填埋处理场获得的调研检测结果并不乐观,显示空气中细菌总数、硫化氢、甲烷均严重超标。其中,细菌总数超标几乎涉及所有一线环卫工种,硫化氢超标的岗位也非常普遍。
同时,一些岗位还存在着噪声和空气中硫酸浓度超标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夏季“三伏天”,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大,垃圾发酵导致有害气体超标更加严重。
在调研过程中顾庆发现,这些垃圾处理场均为封闭式作业。为了防止垃圾处理中有害气体外泄,环卫工人一般在不通风的"闷罐"中工作数小时。而其中有害气体浓度超标,严重危害工人健康。
垃圾填埋场部分采集数据
在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车间反渗透过滤处工人操作位,硫化氢超标70%
在渗滤液处理车间加强酸处工人操作位,空气中硫酸的含量超标40%
在火炬风机巡检位,2小时接触噪声达到93.9分贝(工作场所噪声2小时接触限值为91分贝),超过国家标准
在二清分公司的车辆维修车间,空气中苯浓度最高超标25.7倍,甲苯浓度最高超标2.1倍,二甲苯浓度最高超标60%,锰浓度最高超标2.1倍,电焊烟尘浓度最高超标4.4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超标0.2倍,涉及到喷漆工、电焊工、电瓶工三个岗位
汽车检测场汽车尾气检测处工人操作位,噪声强度超过国家标准
2年提案
危害岗位补助十年终于涨了
2008年,顾庆带着自己的调研报告"坦坦"地上了北京两会。在她当选北京市政协委员的第一年,提出了《关于落实环卫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建议》、《关于北京市环卫职工职业健康问题的提案》两个提案。
然而,提案办理效果、相关部门的回复并没让她满意。她拿着自己的调研报告表示:"我会把调研坚持到底,明年再继续改进提案,直到解决问题。"她又先后到垃圾填埋场、固废处理中心进行了多次调研,并且更新了数据。
带着这股子劲儿,2009年,她把同样内容的改进提案又递上了两会反映问题。2010年,市政市容委首次直接向政协委员作出回复,并对该提案高度重视,最终出台《关于环卫职业危害岗位补助政策的实施意见》。
对十几年都未调整过的环卫职工危害岗位津贴补助,向上调整到每人每天9-15元。按一年200天工作日计算,他们的补助上涨了1000多元至2000多元。
一线作业的57个危害岗位将享受资金补助,根据高中低三个级别分别给予每人每日补助15元、12元和9元。据了解,之前环卫职工的危害岗位津贴补助,分别是5元、3元和2元。
环卫单位“掏腰包”为职工体检
同时,本市出台规定环卫作业单位对危害岗位职工,按照每人不低于300元的标准,每年组织环卫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所需费用纳入本单位年度财政预算。此外,环卫危害岗位健康疗养补助标准,按照危害岗位的全年平均在岗职工人数,每人每年补助不低于400元。
2011年底,本市环卫工人若有收入增长等涉及自身权益的问题,可通过三方协商沟通机制妥善解决。
该机制的三方成员分别是,市政市容委、人力社保局等单位组成的政府管理部门,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和环卫用工单位组成的环卫服务企业方,服务工会和环卫职工代表组成的环卫职工方。2012年,顾委员还将开展环卫职工收入增长方面的调研。
政协委员顾庆建议:将7个职业危害严重的岗位列为有毒有害工种范围
●垃圾清运、转运司机及随车操作工(含粪便运输司机及随车操作工)
●垃圾楼垃圾分类工和转运站手工分拣工人
●堆肥场风机房巡检工人、检测点工人、生产车和铲车司机、筛分机工人、进料口工人
●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车间反渗透过滤工人、渗滤液处理车间加强酸工人、渗滤液处理车间控制室工人、火炬风机巡检工人、铺膜作业工人和推土机、压实机司机
●粪便处理车间固液分离机操作工、出渣工
●清洁车辆维修车间的喷漆工、电焊工、电瓶工
●路面清扫人员及公厕保洁员
A10、A11版文/记者蒲长廷摄/记者曹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