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贺岁档电影的新变化

2012年01月16日10:2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陈鹏

  电影何必非得直奔娱乐而去?深沉的反思如果做得足够好,永远不乏观众和口碑。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鹏

  实习生尹雯婷

  《金陵十三钗》余音袅袅,《龙门飞甲》拳脚飘逸,贺岁浪潮又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推向新高,加之中间不少漂亮的中小成本影片助阵,2012年中国贺岁档面目迥异,令人惊喜。

  此次贺岁档“前戏”从2011年11月的《失恋33天》就已经开始,这部优质的“小成本”创造了中国影史的奇迹——以区区600多万元投入竟然收回3亿多元的超高票房;随后的《转山》《HELLO!树先生》也以不凡的质量和票房,让观众充分认识了那些一度或多或少被大导和大片们遮蔽的电影新生代。

  12月,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徐克的《龙门飞甲》正式推开贺岁档大门。与《活着》之后几乎所有的张艺谋大片不同,这部耗资6亿元人民币的大片终于让老谋子完成华丽自救,对苦难、战争、女性、宽容、隐忍和博爱的细致描摹,证明昔日拍出《红高粱》一类杰作的老谋子还“活着”,尽管这部大片的诸多细节还缺乏刺入灵魂的震撼力,但确是近年不多见的优秀、诚意之作。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影具有引人注目的国际化阵容。不少影评人就认为,抛开其主题、故事和细节不论,电影中的战争段落就堪与影史上诸多经典比肩,中国军人的巷战反击和誓死捍卫既层次分明又惊心动魄,经得起反复咀嚼与回味。

  6个亿看来花得值——战争场面,张艺谋重金请来好莱坞顶级的乔斯·威廉姆斯团队倾力打造,他们可是《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的炮制者;此外,奥斯卡得主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倾情加盟也被证明物有所值——一个性格并不完美却最终勇敢肩负起责任和大爱,其性格的逐步丰满和变化一步步将全片推向高潮,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为他和十三钗们在南京的噩梦和爱情留下无穷遐思……

  与这样一部极具深度的严肃大片打擂台是需要巨大勇气的,好在徐克一点也不缺少这样的勇气。3D大片《龙门飞甲》尽管是对《新龙门客栈》的“炒冷饭”,但对于陈坤饰演的一把刀、雨化田两个角色的巧妙设置仿若神来之笔,让这部武侠片充满趣味横生的反讽意味——武侠,有时不过就是小角色、小人物的误打误撞和插科打诨罢了,这在一贯强调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等武侠精神,以及阳刚之美的徐克电影中是极其罕见的。即便在重复自己,但放下身段或许是徐克电影崭新的开始。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曾经被预测为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这部认真讲述台湾彰化某中学一帮高中学生生活的电影出自原著小说作者九把刀之手;青春电影的难度在于,它需要还原清晰、细腻的校园质感,又必须令其充溢着扑面而来的青春共鸣,影院里不时响起的笑声无疑是对这部片子的最大褒奖。电影的节奏也有些拖沓,还缺乏足够的力度支撑男女主角的追求和错失背后深深的青春痛感。

  相比之下,倒是内地“筷子兄弟”的网络名片《老男孩》更令人痛彻心扉。但青春期电影一直是内地电影的软肋,《那》片或许会让内地同行找到一些灵感和方向。

  除了三部大片,徐静蕾也加入了这次贺岁大战:《亲密敌人》继续延续办公室爱情路线,平添一丝甜腻;但她的“文艺商业片”仍未得到普遍认可;同期上映的《倾城之泪》《极速天使》《开心魔法》也各有特色,显示了不错水准,在不同类型领域作出了积极尝试……

  无论如何,今年的贺岁档质量有显著提升。深沉的反思如果做得足够好,永远不乏观众和口碑。

  《金陵十三钗》的出现应该是当下中国电影带给观众的最大惊喜和最大变化——更自信,更积极,在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大片摸索之后,我们已经依稀看到了优秀电影人对于大片技艺的及时自省和自觉。□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