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调查认定事故乃船长操作失误造成
1月16日清晨,意大利救援人员又从触礁的协和号邮轮(前译科斯塔-康科迪亚号游轮,属于歌诗达邮轮公司)中发现一具遇难者尸体。至此,在事故中确认的死亡人数升至6人。邮轮搁浅后,不少人对邮轮为何驶入近岸浅海水域大惑不解。意大利媒体传出的最新推断是,这艘超级邮轮可能为向岛民“秀船”或“致意”而过度靠近海岸,进而触礁。初步调查显示,事故有极大可能是因船长操作失误引起的。
救援在继续
6人确认死亡15人失踪
经过一夜搜寻,救援人员16日清晨在邮轮还未沉没的第二层甲板上发现了一名乘客的遗体,死者身着救生衣。在此次事故中遇难的总人数上升到6人,目前依然有约15人下落不明。
15日,意大利海岸警卫队的潜水员发现了两具身穿救生衣的男性尸体,这两具尸体位于邮轮尾部一个已经灌满海水的船舱之中,推断死因为溺亡。此前确认已死亡的3人中包括两名法国游客和一名秘鲁船员,死因皆为溺亡。
在发现2具尸体之前,格罗塞托省所在的托斯卡纳大区主席罗西曾对媒体表示,尚有17名邮轮乘员下落不明,其中包括11名乘客和6名船员。救援人员目前仍在进行搜寻工作,希望能找到失踪人员的下落,但是15日事故地区恶劣的天气却影响了工作进度。
按意大利媒体说法,搜寻任务不会结束,除非明了所有失踪者的“去向”。
黑匣子显示
邮轮离海岸线仅150米
负责事故调查的格罗塞托省首席检察官韦鲁西奥表示,通过对事故邮轮“黑匣子”进行初步解读,调查人员发现发生事故时这艘邮轮距离海岸线仅150米,“这个距离近得让人难以置信,我们正在通过卫星图像确认这一结果”。此外,事故发生海域水情复杂,礁石众多,根本不适合邮轮航行。
韦鲁西奥表示,“黑匣子”的记录显示触礁事故发生在13日晚上21时45分,而海岸警卫队在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才接到警报。他表示对于“黑匣子”的解读工作将在几天内完成,通过“黑匣子”调查人员希望了解事故发生后船长下达的指令以及船长和附近港务局的通讯信息。
出事邮轮船长弗朗切斯科-斯凯蒂诺已于14日被捕并面临多项指控,如果罪名成立,他可能被判入狱15年。
斯凯蒂诺2002年受雇于歌诗达邮轮公司,担任安全主管,2006年晋升为船长。歌诗达邮轮公司15日发表声明说,斯凯蒂诺先前完成“所有必要的岗位培训”,声明还承诺配合检方调查实情。
目击者声称
船长灯光问候岛民肇事
法新社15日援引一些目击者的话报道,协和号搁浅前,向吉利奥岛靠拢,“点亮”上层甲板灯光,目的是向岛上居民“行礼”,也为船上用餐乘客展示“灯光风景”。
意大利《新闻报》当天公布一封信件内容,佐证这一说法。这封信去年8月由吉利奥岛市长塞尔吉奥-奥尔泰利寄给船长,感谢邮轮为小岛带来“绝美景色”。
奥尔泰利15日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邮轮由首都罗马附近奇维塔韦基亚港出发向北航行,途经吉利奥岛,通常距岛3公里至5公里远,但也不时近距离“贴近吉利奥岛,鸣笛问候岛民……邮轮点亮灯光,由岛上看过去非常漂亮”。
协和号13日行驶至这座岛附近时触礁,船舱进水,船体倾斜,最终搁浅。
“问候(岛民)不是例行项目,过去每次都没问题,但这次搞砸了。”奥尔泰利说。
意大利国防部长詹保罗-迪保拉判断,邮轮搁浅系“人为失误”。这位前海军上将说:“这种规模的船不能靠海岸这么近,大家都知道那里有礁石。”
协和号邮轮于2005年下水,自重11万吨,载重1万吨。额定最多可装载4890名乘员,其中包括3780名游客和1100名船员。事故发生时,邮轮上载有约4200人。本版据新华社中国日报网站
新华观察
邮轮失事打击全行业
协和号邮轮搁浅事故不仅牵动失踪者家属的情绪,也对邮轮观光业构成冲击。一些分析师担心,这次灾难的受害者不仅是这艘邮轮的运营方,更是业已陷入逆境的邮轮业。
公关噩梦
路透社15日援引美国晨星投资研究公司分析师雅伊梅-卡茨的话报道:“对于歌诗达邮轮公司的品牌形象而言,这是一场公关噩梦。”
卡茨说,这次搁浅事故对于欧洲邮轮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在此之前,邮轮观光行业已经遭受西亚、北非政局动荡和欧洲经济不景气打击,客源市场萎缩不振。“现在的问题是,歌诗达品牌是否会因此受损,”卡茨说,“一年中的这个时节,往往是全年预订的高峰期。”
分析师扎克菲亚认为,尽管邮轮业总体安全记录良好,但哪怕是一桩事故,都会在一定时间内打击公众的消费信心。
过去40年间,全球邮轮产业呈现几何增长。依据意大利旅游业研究机构的报告,搭乘邮轮出游的民众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每年50万人次增至2010年的1900万人次。
高额赔偿
分析师认为,赔偿金必然要包括乘客退票款、潜在的诉讼和邮轮修理费用。
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15日援引一名保险经纪人的话报道,这艘造价4.5亿欧元的豪华邮轮本身已购买保险。另外,运营方还为乘客和船员购买了价值30亿美元的保险。
除了直接保险赔付项目外,邮轮搁浅引发的另一担忧是,邮轮搁浅可能对环境构成污染,进而产生另一笔费用。
这艘超级邮轮搁浅时满载燃油。虽然截至15日上午,没有迹象表明环境遭受污染,但燃油泄漏可能尚未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