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民间借贷借不到钱 “灰色金融”让人血本无归

2012年01月20日13:48
来源:中国江苏网

  “不管他是谁天王老子都不能借钱,说得再怎么天花乱坠,我都要坚决捂紧口袋,管好自己的养命钱。”近日,在南京某区一起高利贷集资案清退现场,一位老大妈拿着退回来的本金,激动地对办案人员说,决不再听高利贷者的忽悠,不再参加这种违法行为了。

  过去两年间,民间灰色金融一度甚嚣尘上。人行温州中心支行的调查表明,有89%的温州家庭(或个人)和56.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当地民间借贷容量达到560亿元。天量的“影子银行”灰色资金不但绕开了信贷规模控制,也使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受到影响,而所有的参与者更是深受其害,欲哭无泪。

  去年以来,在央行不断收紧银根的背景下,民间借贷不论是规模还是利率都接近“疯狂”,各种投资理财类公司打着为中小企业融资和公众理财的幌子,违法从事吸收公众资金业务,涉险高利贷业务。在温州、鄂尔多斯及我省部分地方,因“拆东墙补西墙”的挪腾失手、高利贷经营者收不回资金、资金链断裂、老板外逃的事件也有发生,给参与者造成损失,而最终一旦风险爆发,许多参与者往往血本无归,刻骨铭心之痛令参与者悔恨不已。

  民间灰色金融的猖獗、对百姓利益的损害引起了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去年四季度以来,省金融办加大力度,清理规范各类担保公司和非法设立的投资理财公司,整饬资金市场乱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银监会、央行和各地的金融办重拳出击高利贷违法行为,所有商业银行都要求严格自查员工行为,杜绝银行员工参与类似违法活动。央行和银监会还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就金融从业人员涉嫌高利贷行为接受公众举报,各家商业银行也出台规章,对“内部人”参与高利贷经营的,建立严厉的惩戒和责任追究制度。记者在南京的一些银行网点营业大厅看到,农行江苏分行等一些大型国有银行,省行一把手行长都公布专门用于内部员工涉嫌高利贷的专用举报电话。司法机关对一些涉案外逃人员加大追逃力度,以震慑犯罪。

  随着整顿力度的加大,民间金融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想融钱圈钱不那么容易了,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和沉痛教训后,过去的参与者都开始捂紧口袋。南京一家担保公司的老总说,元旦前后手头紧,过去只要给出4分利,不愁找不到钱。可是现在的人都给吓怕了,民间根本借不到钱了,每个人都把口袋捂得紧紧的。在银行融不到资、民间资金又断流的情况下,过去长期靠民间资金存活的小型担保公司和高利贷经营者,将面临失血和断炊。

  银行信贷紧张的背景下,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地近年试点办了不少担保公司,而在实际运行中,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它们也遮遮掩掩地加入了高利贷行业。一方面拿着各级财政给予的贴息和奖补,另一方面经营着高息的资金生意,加剧了市场乱象。随着高利贷案件的频发,记者注意到,各级金融办、财政部门也跟进监督。据连云港市金融办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两个多月的清理,对当地担保业进行严格规范,经营者出入境要报备,对非法设立的各类所谓投资理财公司进行全面清理,关停了数十家。连云港市财政局局长谭卫说,前两年一哄而上、良莠不齐的中小型担保公司最容易滋生高利贷行为,并且普遍存在着注册资金不实、杠杆率的问题,政府不能“只管生,不管养”,任这些“野孩子”撒野闯祸,影响金融和社会稳定。财政部门已暂缓发放给担保公司的奖补资金,逐家逐笔核查无风险、不涉及高利贷业务后再发放补贴,千万不能出现放高利贷的闯祸跑路,政府还送“跑路费”的荒唐事,“那要给人笑掉大牙。” 而江苏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标本兼治的角度看,要建立健全民间借贷监测与监管机制,明确落实相关部门对民间借贷活动的监管职责。 本报记者 陈志龙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