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2年春节 > 春节消息

记者体验年货市场新变化

2012年01月22日10:07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月2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回家过年的时候,总要选一些礼物带回家。而能让您不辞辛苦往家带的,也一定是最能表达心意,优中选优的礼物。今年春节,大家都带些什么回家?与往年又有哪些不同呢?来听中国之声记者马文佳的报道:

  过大年,大家都带上什么样年货回家?在北京西站的广场上,春运的大潮让旅客回家的脚步都急匆匆的。这些大大小小的行李中,都装哪些年货呢?找几位旅客来问问:

  记者:已经买上票了吗?

  旅客甲:对。

  记者:老家是?

  旅客甲:安徽的。

  记者:我看您这大包小包的是给家人带的东西吗?

  旅客甲:对对,就是给他们买的吃的什么东西。买点北京的特产,就是超市买的糖、果脯,买回去给孩子们吃。

  记者:老家是哪的?

  旅客乙:湖北。

  记者:要坐多长时间的车?

  旅客乙:19个小时吧。

  记者:一年回家一次给家人都带了些什么呢?

  旅客乙:是单位给发的年货。

  记者:是补品是吗?

  旅客乙:对对。

  记者:老家是哪的?

  旅客丙:河南的。

  记者:我看您拿了这么东西,都是家里人带的吗?

  旅客丙:对对,给老人和孩子买点衣服和吃的。

  听上去这几位旅客带回家的年货,大多是吃的、穿的。可这些东西选择的标准,和往年还是有些许不同的。家住北京丰台的赵女士进入腊月就开始筹备回老家的年货,她这次主要的购物准则就是“一对一”。

  记者:这次准备年货,大概准备了多长时间呢?

  赵女士:断断续续的大概进了腊月就开始准备了,基本上大家都有份。给爸爸买的是苦丁茶,给妈妈买的是美容养颜茶。给小朋友买点衣服、玩具,还打算买点水果之类的,一后备箱吧,基本上都满满的。

  记者:那么这一(汽车)后备箱东西您大概花了多少钱?

  赵女士:怎么着也得有个两三千块钱吧。

  这样有针对性的为家人采购年货,让带回家的每样东西都带着一份暖暖的心意。在北京工作三年的石先生也即将踏上回乡的列车。之所以选这些年货带回家,他的原则是必须“够实用”。

  石先生:我妈和妹妹都是本历年属龙的,给我妈和妹妹买的是大红的围巾、红腰带还有踩小人的红袜子,希望他们本历年顺顺利利的,给我爸买的是茶叶,龙井茶一盒,让他老人家新年品点好茶,有个好心情。现在是偏重于用吧,让老爸老妈带的东西都是在新的一年能够用得上,偏重实用的东西。

  记者:能不能给我说说你这次购置这些年货,大概都花了多少钱?

  石先生:一千五百块钱吧,不是很多,关键在于心意吧。

  还有一种特别的年货,它体积小重量轻但是用处却不少,并正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年货新宠这说的就是“购物卡”。在北京工作的谷女士今年回老家,就有这样的计划:

  谷女士:给妈妈买了一些胶原蛋白的补养品,保健用的;给其他家里的老人买的是北京特产,小紫薯、茯苓饼什么的,北京风味挺浓的这些小产品。

  记者:买这些东西大概花了多少钱呢?

  谷女士:这些大概花了700多块钱吧。因为我从北京回来,一些(大件的东西)携带起来特别不方便,带一些代表性的东西就足够了。然后到这边之后,就办一张当地的购物卡给他们,大概一千块钱吧。

  看来置办年货这事儿,还真是各家有各自的打算。听过了前面几家人准备年货的情况,我们再通过记者的亲历,了解一下农民工朋友在家是怎么准备年货的。

  上个周末,中国之声记者陈振玺跟随在北京务工的农民工张明亚师傅,从北京返回湖北省松滋市的农村老家,记录了他回家的旅途故事。到达张师傅的家里后,记者又跟着他们进城采购了年货。

  一大早,张师傅一家人就全都起床了。张师傅说,他们要进城买年货。张师傅所在的南海镇厍家嘴村离松滋市区大约有几十公里的路程,如果坐公交则需要三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张师傅包了个出租车,带着老伴儿、儿子、儿媳妇还有小孙子就往市区赶。

  在车上,张师傅告诉记者,在没有出去打工之前,他们大多数的年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杀鸡宰猪灌腊肠,十分热闹。可因为现在他们全家人都在外地打工,每年回到老家都已经是年关了,也就只能进城买年货。

  记者:像咱们以前置办年货,大多数都是自己做的吧?

  老张:对对对。那个时候嘛。到现在这个时间要熬那个麦芽糖、芝麻糖,还要用米做爆米花那种样子的糖,还要做麻花。还有一种是我们本地的那种叫什么饺子啊,用玉米面穿着花样,用油炸。现在我们都不自己做了,都是上街买。

  张师傅的儿子小张也在外打工,刚回来几天。小张说,他一回来,就到水果市场买了好几大箱的水果。他说,亲戚朋友现在都喜欢吃些健康爽口的东西,水果都是特意为他们来做客时准备的。

  记者:我昨天看你家里面像水果那些全都买好了?

  小张:对对。

  记者:都有什么水果?

  小张:像苹果啊、梨子啊、枣子啊、橘子啊、柚子啊,都买了!

  记者:这么多啊?像以前是不是水果买的少一些?

  小张:以前就买些苹果和梨子。

  一个小时后,张师傅一家到了松滋市,刚一下车,他们就直奔市区里最大的购物一条街。用张师傅的话说,只要能想到的,在这里都能买得到。张师傅说,在外头辛苦一整年了,今天要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能花多少钱就花多少。

  记者:今天置办年货准备花多少钱?

  老张:看吧。能花多少钱就多少钱!哈哈。

  记者:上不封顶?

  老张:对啊!哈哈哈哈!

  对老张来说,孙子是最重要的,他们全家逛的第一个地方自然也就是婴幼儿用品区。奶粉、奶瓶、奶嘴、棉衣、棉裤、外套。花了六百多元,买齐了孙子的东西,老张这才给老伴儿和自个儿置办起新衣裳。

  老张:看啊,你们看好了就选啊。

  记者:你们都要选什么啊?

  老张:给小孩和他奶奶买衣裳啊。我自己也买一点。

  老张两口子花了400多元买了一件外套和两条裤子,之后,张师傅一家开始采购年货里头最重要的东西吃的。转了好几家超市,张师傅一直在苦苦寻觅着“年糕”,这让记者颇为奇怪,年糕这种食物经常都能吃到,怎么会找不到呢?细细一打听,记者才明白,原来张师傅口中的“年糕”并不是普通“年糕”,而是当地特有的“鱼糕”。因为他们的年夜饭中必须得有“鱼糕”,所以当地人也都叫它“年糕”。好不容易,张师傅在一家大的超市里找到了年糕,他向记者介绍了起来。

  记者:你们讲年糕是这个?我们讲的是糯米糍粑。你们讲的是这个?

  老张:对。以前我们都自己做。买一条鱼,买点肥肉、然后一点淀粉,用绞肉机绞了,多少鱼就配多少肥肉,然后淀粉是有限量的,不然就做不成了。

  记者:搅拌机搅拌好了后,就放到一起去蒸吗?

  老张:对,然后里面还有鸡蛋清。

  因为采访时正值当地的小年,记者也专门请张师傅一家在市区的小饭馆里头吃了顿午饭。点菜时,老张特地将刚买的“鱼糕”拿到厨房加工,他说,这叫做“年年有余”。

  午饭过后,张师傅一家人手里都拎着好几大袋子的年货,里面有吃的穿的用的,带着这些他们回家了,准备红红火火地过大年!
(责任编辑:UN93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