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兄妹节前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
51年前,他们因为父母早逝先后被人收养;而今,连养父母都已告别人世,失散了半个多世纪的亲人此生还能重新相聚吗?
在浦东新区上钢街道居委干部和社区民警等帮助下,陆家4兄妹们以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终于成真。昨天是小年夜,陆家兄妹们特地摆下宴席,请来亲朋好友,第一次全家团团圆圆过大年。
团圆宴席摆足7桌
昨天晚上,闵行区的一家饭店里热闹非凡,记者看到,不但陆家兄妹们来了,他们各自的家庭成员、包括养父母的亲戚们也都欢聚一堂,年迈的老人已经七八十岁,最小的家庭成员还抱在手上,只有5个月。来了近70人,团圆宴足足摆了7桌,还安排了精彩的表演。
“51年没见,但当我第一眼看到我小妹,我就知道肯定没错的,因为她和我长得太像了!”大哥陆元庆第一次看到小妹就十分肯定。“哥哥!”“妹妹!”“姐姐!”兄妹们相拥而泣。
为了昨天晚上的聚会,大哥陆元庆已经准备了1个多月,请来了所有的亲戚,“我只有一句话:51年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我想让所有人一起分享我的快乐,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的照顾!”陆元庆说到激动处,七尺男儿也红了眼眶。台下的亲人们更是唏嘘不已。
半世纪前手足分离
陆家兄妹们的身世可谓坎坷。大姐1954年出生,两名双胞胎兄弟1956年出生,最小的妹妹陆丽珍(现名乐根娣)1957年出生。小妹出生不久,母亲、父亲便相继病故。父亲临终前把兄妹4人寄放在堂叔家。困难时期,堂叔家也十分拮据,实在无力抚养,就托老邻居为孩子们物色放心的人家。大姐被送到江苏启东,双胞胎兄弟一个送回无锡老家由爷爷照顾,一个送到闸北区,小妹陆丽珍则被当时在羊毛衫厂工作的一户邻居抱走。
养父母收养陆丽珍后,把陆丽珍改名为乐根娣,原来住在浦东南村小区新西村67号,后来改成北村40号。养父母把她的出生日期从1957年12月改为1958年1月24日。这些变动使后来的寻亲之路走得十分艰难,屡屡碰壁。
亲友民警不懈寻找
到底是血浓于水,何况分离时哥哥姐姐已经开始记事了,他们成年后,寻找亲人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好在启东的姐姐的养父母和陆元庆的养父母是兄妹,两人找起来不太难。无锡的兄弟在老家也有人知道下落,3人早在1971年就团聚了。但是,小妹在哪里?寻找她成了姐姐哥哥们的一块心病。
为寻找小妹,哥哥、姐姐发动所有亲戚朋友来帮忙。居住在上钢二村的温勇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上钢二村夜间巡逻队员。今年7月份夜巡时,他对上钢二村居委治保主任陈祥开讲起自己的一个亲戚正在寻找失散50年的亲人,此人曾在浦东南村居住过,请治保主任托户籍民警帮助查一下。陈祥开立即请上钢二村居民区的民警叶学智帮助查找。
“我听了这段曲折的故事很为他们心酸,将心比心,谁不想和自己的亲人团聚呢?”于是,叶学智马上到警署电脑里查找,然而检索下来,老南村居民区根本没有陆丽珍这个名字。叶学智并没有放弃,当时正是世游赛期间,警署工作十分忙碌,但他还是利用休息时间,翻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存档的老户籍本内页。
在第6天的中午,他终于在一个乐根娣的名字后面,看到手写的“陆丽珍”三个字。他马上兴奋起来,再看联系方式。由于南村居民世博会前都已被动迁,叶学智再通过动迁临时居委会,才找到陆丽珍的电话。
到了见面的那一天,不但4兄妹来了,听说好消息的亲戚邻居朋友也来了,一下子来了30多人。兄妹们流着泪紧紧拥抱在一起,旁边的人看得也忍不住抹起眼泪。
“以后过节都是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了。”兄妹们的泪眼中满是幸福。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