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月22日电(记者王炳坤、陈光明)“我15年没买件新衣服,没想到"女儿"挣来第一笔钱,就给我送来这么厚重的礼物。”1月21日中午,换上崭新的皮夹克,年近六旬的老郑喜笑颜开,“真高兴,儿女们也学会心疼"老爸"了!”
21日是腊月二十八,辽宁省道德模范、鞍山“爱心爸爸”郑安宏的家中暖意融融。根据约定,这一天是他和他收养、助养的“儿女”们吃团圆饭的日子。天不亮,老郑就早早起床洗菜、切肉,包饺子。20多年来,他散尽百万家财收养、助养了16个困难孩子,另外还资助过80多名困难大学生。如今,“儿女”们有的上大学、有的上班,年根底下回家团聚,老郑心里满是期待。
一边做饭,老郑一边唠着孩子们:“老八”郑明恩是14年前捡来的弃婴,养到4岁才发现是智障儿,为了治病,他跑遍全国求医问药,整整治了3年,如今病好了,念重点初中的明恩期末考进了全班前5名;9岁的蔡昊同去年爸爸去世,和8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老郑助养了孩子,还把昊同奶奶当老妈来赡养,这学期孩子成绩全年级第一;最早收养的单大峰如今做起了小生意,娶妻生子;去年刚收养的尿毒症孩子王成龙,经他悉心治疗照料,现在也能帮着看摊卖水果了……这些,让老郑满脸自豪。
孩子们一点点长大,老郑却老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郑靠做水果批发生意起家,娶妻生女,有房有车,是当地有名的“郑百万”。从1991年收养父母离异、在外流浪的单大峰开始,老郑人生转折,家财耗尽,妻子离婚。如今的他,在鞍山市铁西区街边租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靠开水果超市抚养16个“儿女”。两年前,老郑被确诊患了结肠癌,鞍山无数爱心人伸出援手,才帮他渡过难关。
10时刚过,孩子们陆续回家。“这个叫吴兆闯,上成都理工大学;这孩子叫刘晨晨,农业大学毕业,现在鞍山上班……”老郑一边发压岁钱,一边问这些单亲或困难孩子的家庭情况。
红烧肉、炸带鱼、小鸡炖蘑菇端上桌了。老郑端起可乐还没等说话,淘气的郑小豆却抢了先,“过年了,咱们每人给老爸一句祝福吧!我先祝老爸能好好地睡上一天一夜,这一年老爸为我们太忙太累,这几天晚上12点多还在卖水果呢!”
“我祝老爸身体早点恢复,就像我们一样年轻。”蔡昊同接过话茬。
“我祝咱们一家经常这么团圆,老爸永远这么高兴。”14岁的郑明恩说。
19岁的田秋池不说话,却从纸袋里取出一件新皮衣。“这些年老爸都是穿邻居们捐来的旧衣服,连袜子都没买过,那件中山装袖角都磨破了,还穿着上电视,我都担心出洋相,愿老爸穿上新衣更年轻帅气!”衣服是刚上大学一年的田秋池从做家教挣的2000多元钱中,拿出1780元买的。
轮到老郑敬酒了,他盘点起了一年来的收获:王成龙经治疗好转后,他离异的父母看到希望,决定复婚共同照料孩子;收养了3年的郑小雨经他努力,最近终于找到姥姥,去亲人家过年了;不爱说话的李晓楠读东北大学快毕业了,刚参加完研究生考试;还有他助养了4年的义子吴文江去年与老郑的亲女儿郑丽丽结婚,要将爸爸的爱心事业传承下去,将弟弟妹妹们养大成人……
“其实,儿女们的这些成绩和喜事,就是我最好的春节礼物。” 老郑高举酒杯说,“为了龙年还是一个丰收年,干杯!”
作者:王炳坤 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