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海南农垦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新进职工住进新房

2012年01月23日18:12
来源:人民网
郑大泰夫妇。
郑大泰夫妇。

  人民网琼中1月22日电(记者 关操)曾经靠着一双手、一把砍刀、一把锄头,垦荒种胶的省劳动模范郑大泰,现在是阳江农场新进分场的“最幸福老人”之一,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后,作为农场第一批申报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职工,2010年郑大爷就搬进了两层180平方米的新家,看着屋里34寸的TCL大彩电、亮堂的两层住房,郑大爷就会笑得合不拢嘴。

  现年88岁的郑大爷,说话时手脚虽有点抖,但双眼有神,精神爽朗,声音响亮,晚年生活丰富多彩,除了看电视、听广播,郑大爷还喜欢和队里的年轻人拉家常。

  1953年2月7日,郑大泰来到当时的琼山县文岭农场(作业区)一队,主要负责管理橡胶,“那时队里共12个人,大家每个月都是超额完成垦荒任务,经常在大喇叭里受到表扬”,郑大爷回忆说,在琼山县干了3年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他被调到了保亭县新星农场,继续开垦种胶,在厚厚的茅草和遍地石头的荒山中,1天挖24个穴的工作量,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郑大爷却凭着一股韧劲从没落下。

  1957年,郑大爷调到新进农场,除了管胶、挑粪施肥、割胶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了360多棵橡胶树。一生和橡胶结下不解之缘的郑大爷,也因橡胶取得了不少荣誉。1978年,他被评为海南省劳动模范,赴广州参加表彰大会,并以劳动模范身份进京,参观毛主席纪念堂。

  “当时的岁月艰苦而充满激情。”郑大爷感慨地说,垦荒几乎都是住在附近的村子里,吃的是非常稀的稀饭,菜和肉都很少见,那时经常饿肚子。因此特别怕下雨,一下雨不仅茅草难挖,挖穴和割胶也不好掌握,但那时大家做什么都讲责任,一定要做好。

  据了解,截止到2011年末,海南农垦已建成保障性住房13.2万套,出资5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办理职工房屋产权证,春节前夕,海南农垦工会经过3次大范围调研,对建档1.2万多户困难户进行居住状况调查,摸清病、残、孤、寡和优抚对象“五类”特困职工家庭计1678户,对他们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政策性补助资金每户1.5万元的基础上,争取农垦总局的支持,每户又追加补助3000元,按3年计划分批为困难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

  
郑大泰家的二层小楼。
郑大泰家的二层小楼。

  作者:关操
(责任编辑:UN93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