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月24日电(记者张艺、徐海涛)新春伊始,记者来到位于淮河北岸的采煤塌陷搬迁安置区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潘北新村采访,看到这里的780户村民正在忙着布置新居,憧憬着新年的新生活。
原王圩村村民王建刚在春节前领到了新房钥匙,装修房子成了他这个节日的生活重点。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来居住的瓦房位于煤炭开采区,2009年屋内墙壁开始出现裂痕。当年,政府就下达了搬迁安置应急工程任务,从选址建房到发放新房钥匙,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目前,该村的780户共1789名村民告别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房边是粪堆、臭气四季飞”的居住环境,搬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小区。
淮南市开始建矿采煤,已有逾百年历史,上世纪中叶跻身全国五大煤城,2008年成为全国首个建成投产的亿吨煤炭基地。作为淮南煤电化基地建设主战场的潘集区,占全市面积约四分之一,由于持续开采,矿区地下形成了大面积采空区,地面上村民的居住安全受到了威胁,出现了不少因采煤塌陷而亟待搬迁的村庄。
记者来到潘北新村87岁的村民王建德家,在105平方米的三居室里,老人和儿子、儿媳以及1岁的孙子正在新房里欢度春节。老人的儿子王瑞告诉记者,现在不仅住得放心,工作也很安心,生活更省心。他说:“离开居住了几十年的村子后,我在附近的煤矿里找到了工作,再过几个月将成为潘集煤矿的正式工人,月收入可以达到8000至9000元,比起以前在外务工要稳定许多。”
潘北新村配套工程也即将完成,有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及占地10亩的健身活动广场,孩子的教育有了保障。
201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把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应急工程作为皖北地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截至2011年12月底,全省投入资金50亿元左右,在建和完工的安置点有109个,涉及416个自然村247235人,项目动工率达到99%。其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安置点有85个,惠及314个自然村6万农户。
作者:张艺 徐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