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关系“热点”
从熟悉的欧洲事务到相对陌生的菲律宾,马克卿面临的不仅仅是新环境的挑战,其中之一是来自于南海问题升温后较为复杂的中菲关系。
中菲关系近期“热点”不断,从媒体上可窥一斑。
《人民日报》1月28日一篇题为“菲律宾将接受美国扩大‘虚拟驻军’”的报道,援引了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在1月27日菲外交部网站发表的声明。声明中,罗萨里奥说,“美国将向菲律宾提供军事装备和技术训练,并加强在此区域的军事部署,但会依照菲法律进行。”
这篇报道援引了法新社对此进行的解读:菲律宾将接受美国在其领土上扩大军事存在,以便在菲中因南海问题关系紧张加剧时,帮助菲维护其利益并确保地区和平,“泰国、新加坡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媒体均从这一角度报道了这一消息”。
1月26日,美国和菲律宾第二次双边防务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代表分别是由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巴西利奥、菲律宾国防部副部长拉蒂诺率领的代表团,以及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国防部代理助理部长拉沃伊率领的美方代表团。
《人民日报》文章说,自南海问题热度升温以来,美菲关系有了明显的加强,“去年11月16日,希拉里访问菲律宾时,签署了旨在加强菲美合作的《马尼拉宣言》和《菲美关于增长伙伴原则的联合声明》。希拉里明确表示,美国希望帮助菲律宾守卫菲律宾的‘地域疆界’”
菲律宾国防部长加斯明透露,美菲两国还在进行的保安联系谈判内容中,包括部署更多战斗舰艇和侦察飞机。“少了这股威慑力量,我们的领土将被侵犯。如今,我们有了这位好邻居(美国),我们就不会再被欺负了。”
《环球时报》在1月29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把菲律宾当“出头鸟”惩罚》的社评。文章认为,美国在中国周边的战略布点十分活跃,中国不能不做反应,也不可能事事都做强力反应。所以有必要围绕具体事情,重点惩罚一两个挑头的周边国家。
菲律宾《世界日报》1月30日的社论说,菲中关系走向紧张。
新近出炉的中国社科院2012年《亚太地区发展报告》分析,“南海问题既不是一个新问题,也不是影响全球事务的问题,近年来之所以受到区域内大国的高度关注,根本原因在于大国都在重新调整其亚洲战略,而它们的亚洲战略都是围绕中国而展开的布局。”
“面对中国的发展,区域内外大国的亚洲战略力图实现双重目标:一方面希望保持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又在寻找遏制中国的‘抓手’⋯⋯南海问题作为中国核心利益的组成部分,涉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自然就成为一些国家遏制中国的战略‘抓手’。”
两国外交层面的交流有条不紊地进行
媒体上的“高调”仅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中菲两国外交层面的交流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1月30日,菲律宾总统府副发言人华尔特在总统府马拉卡南宫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菲律宾“继续致力于确保地区和平稳定”,“坚定地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一切争议”。她表示,南海争议只是菲律宾与中国之间良好关系中的“一个小方面”,菲律宾坚持和平解决有关争议。“受阿基诺总统去年访华推动,菲律宾正努力寻求在诸如旅游、贸易等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华尔特说。
四天前的1月26日,阿基诺在接受中国新任驻菲律宾大使马克卿递交国书时,高度评价菲中双边关系近年来稳步发展,期待与中方一道积极落实他去年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各项共识,将两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推进。阿基诺表示,“有志者,事竟成。”他相信菲中双方都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决心,“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就能够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马克卿履新菲律宾的前一天,1月14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振民与菲律宾副外长巴西里奥在北京共同主持了中菲第十七次外交磋商。“双方就落实2012-2013年‘中菲友好交流年’活动安排、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妥善处理南海问题等广泛深入交换意见。”
当天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北京召开了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四次高官会。会议认为南海局势总体上是和平稳定的,赞赏有关各方为此做出的积极努力。与会各国讨论了落实《宣言》2012年工作计划,并就未来工作方向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应尽快实施已达成共识的具体合作项目。
首要任务是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
菲律宾华人专栏作家吴建省撰文说,南海主权之争是菲中关系一个不大不小、可大可小的问题,如何妥善处理,是双方的重点外交。
在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龙年新春招待会上,他现场聆听了马克卿的讲话,认为其讲话的精粹在于她用了五个“竭尽全力”来阐述她“作为中国大使的使命”,即她会“竭尽全力促进两国政府合作的发展;竭尽全力增进两国政府之间的相互了解,理解与信任;竭尽全力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竭尽全力支持菲律宾侨胞们的事业;竭尽全力保护在菲律宾的华人华侨的合法权益。”
“马克卿大使出席在新春招待会上,给我们留下一位稳重、扎实、要竭尽全力完成国家使命的资深好外交官的印象。”吴建省这样评价。
马克卿的沉着在她出席1月10日外交部举办的11位驻外使节宣誓仪式上已有所体现。面对自己即将出使的菲律宾近期与中国海上摩擦不断,她当日表示,赴任后第一步将是了解当地情况和对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真正意图,“美国因素、本国需求、外交争夺,都需要深入调研,才有发言权。”
对于南海问题,马克卿表示中国有自己的底线,如果对方越过红线肯定会有所反应,在外交上则是看对方的行动逐步反应。如果没有越过红线仅仅是口头炒作,那大家就是打口水仗。
“柔中带刚、绵里藏针是中国的外交风格。就算喊得再响,背后没有支撑,也无法兑现。我们表态含蓄,但话中带出的意思,对方会感觉到。”对民间一些人有关中国“外交过软”的说法,马克卿回答,“作为外交人员,有时候需要迂回做工作,但最重要的目的绝对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