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吉林日报45岁社长岗位上逝世 省委号召全省学习

2012年02月11日00:54
来源:城市晚报 作者:高晶
台下的媒体同仁被杨光事迹所感动,许多人都是边流泪边听报告
台下的媒体同仁被杨光事迹所感动,许多人都是边流泪边听报告
杨光妻子马竞新追忆生活中的杨光
杨光妻子马竞新追忆生活中的杨光
杨光的女儿静静地坐在台下,聆听有关父亲的点点滴滴,不时拭去眼角的泪滴 本组图片 吴然/摄
杨光的女儿静静地坐在台下,聆听有关父亲的点点滴滴,不时拭去眼角的泪滴 本组图片 吴然/摄

  城市晚报讯 “你的故事,也许只留下斑驳痕迹,但你真的还在,化作无法割舍的记忆,你的躯体猝然倒下,你的光荣轰然腾起,你的梦想缓缓降下,你的精神冉冉升起……”昨日上午9时30分,“杨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世纪风音乐厅举行,来自省直、长春市各新闻单位共6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会上,省委宣传部号召全省新闻界开展向杨光同志学习活动。杨光的同事、妻子、朋友,眼含热泪讲述了他执着于新闻工作、善待家人朋友的点点滴滴,他的先进事迹感动着台下所有的媒体人。

  省委宣传部号召>>

  全省新闻界开展向杨光同志学习活动

  杨光是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吉林手机报社社长。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2011年12月22日10时30分,在工作岗位上逝世。在从事新闻工作的22年里,杨光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改进创新,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围绕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采写了众多撼动人心的新闻作品,策划了大量弘扬主旋律、讴歌人间大爱的选题,推出一批产生强烈社会影响的精品栏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他用对新闻理想的追求、对新闻原则的坚守、对百姓生活的关切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平凡新闻工作者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他认真履行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敬业贡献、忘我工作、成绩突出,是全省新闻战线开展走 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是全省新闻工作者的先进典型。

  为弘扬杨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敬业精神,省委宣传部决定,在全省新闻界开展向杨光同志学习活动。向杨光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模范履行新闻工作者职责,为吉林加快发展全面振兴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向杨光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自觉落实“三贴近”要求,切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坚持服务人民群众,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政治修养和业务能力。向杨光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

  省委宣传部要求,全省新闻界要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杨光同志为榜样,弘扬杨光同志的奉献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为全省发展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领导心中的杨光>>

  “走转改”活动坚定的实践者

  (省记协主席、吉林日报社社长、党组书记邴正)

  “杨光同志既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好同事。杨光同志的先进事迹,是他个人的高尚品质的充分体现,也是吉林广大新闻工作者爱岗敬业、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生动写照。”吉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吉林日报社社长、党组书记邴正表示,杨光同志的先进事迹,宗宗件件,无不充分反映了一个普通新闻工作者的阳光情怀。

  邴正表示,杨光同志的新闻经历和先进事迹以及他的工作作风,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三深入”、“三贴近”和“走转改”活动的显著成效。杨光同志多年来始终以一个普通新闻工作者的阳光情怀,深入基层,关注民生,勤于思考,无私奉献,他是“走转改”活动坚定的实践者,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践者,是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全省新闻战线的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以杨光同志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学习杨光同志忠于党的新闻事业;学习他优秀的职业素养,优秀的综合素质;学习他执着的事业追求,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以新闻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关注民生,服务大众;学习他正正经经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工作,不图名利,不讲索取,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尽自己所能,为我省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同时,通过开展“向杨光同志学习宣传活动”,推动“走转改”、“三深入”、“三贴近”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效,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同事眼中的杨光>>

  视新闻为生命的“赤子其人”

  (报告人:《吉林手机报》总编辑贾艳玲)

  “有人说杨光是一个永远微笑、阳光灿烂的人,有人说他是一个寂寞、罕言、不爱与人交往的人,而在我与他三度共事的16年里,我所看到的杨光,是一个对新闻有激情、有情怀的人。”报告会上,作为同事,《吉林手机报》总编辑贾艳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把她熟悉的杨光,一个怀着赤子之心、有情怀的新闻人,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了各位领导、新闻界的同仁、杨光的亲人和朋友。

  “绝不是一个把新闻当成养家糊口职业的人,他的新闻价值观,关注平凡,关注新闻背后,唤醒人性中的善。”贾艳玲说,杨光在做新闻时常说:不要轻易剥夺别人的希望,也许是惟一的希望。在城市晚报,杨光就是用报纸实现了很多人惟一的希望,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如大家熟知的感动中国的新闻策划“欣月童话”。

  2006年3月16日始,城市晚报操作的《绝症使她再也看不到升旗了》2000人编织爱心谎言“欣月童话”系列报道被全国数百家媒体转载。最开始,所有人都把这个当成一个普通的救助稿,但杨光相信新闻有一种普世的力量,所以,当他发现这个被很多媒体拒绝操作的新闻里看升旗的细节时,提炼出了感动世界的精神。“再如三个影响深远的光明行动,一个为几千个长春黑楼道送去光明,一个为失明者和绝症女孩临终遗愿送去了光明,一个是帮一对盲人老夫妇找到尊严,在心灵和身体都感受到光明。”贾艳玲说,为了联系有关部门、为了有企业能捐出声控灯、为了安灯后电费怎么落实,桩桩件件,操作何其艰难,但杨光从未喊过一声累。

  这便是杨光新闻理念成熟期的策划观:人、事都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对于事来说,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对于人,没有不能做的事,只有不可取的方式。因为他爱新闻,他视新闻为生命,所以他总能挖掘出新闻之外、深处的东西,他的新闻总是赢在最后。

  妻子眼中的杨光>>

  永远为他人着想 善待却不求回报

  (报告人:杨光妻子马竞新)

  “杨光的生命有两个部分,他把一部分奉献给了妻子、女儿、父母和朋友,把另一部分奉献给了他钟爱的新闻事业。”在妻子马竞新眼中,杨光热爱新闻,热爱挖掘新闻背后的人文情怀,而对于家庭,杨光又是一位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

  “杨光那些年简直是太忙了,在城市晚报工作的14年里,他几乎就是黑白颠倒,有时赶上大型报道,甚至几天见不到他。”回忆着杨光昔日的点滴,马竞新的眼睛湿润了,她说,逢年过节,她和女儿为了和杨光一起过,就去单位等,好几次都在他办公室的沙发上睡着了,可最后,还得独自领着女儿回家。

  不过对家庭,杨光算得上是一位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在爸爸住院的日子里,他经常是忙完工作便急匆匆地赶往医院去护理;在我去英国诺丁汉大学留学回国后,他手捧鲜花赶到北京国际机场接机;在我外甥女幼年丧母时,他多次写信,鼓励她努力学习。”马竞新说,对他人,杨光也同样是一位好朋友、好哥们儿、好同事。

  永远的朴素打扮,永远的平实话语,永远的脚踏实地,永远地为他人着想,善待却不求回报。“他办杨光热线时,一开始就是用我们家的住宅电话。我们家的电暖器,就在我们也非常需要的时候,却被他送给了朋友。就连我们家的洗衣机,也被他送给了一对非常穷的新婚夫妇。就在今年,他还给一名北大的同学捐款2000元。”马竞新说,杨光的为人,就如同阳光一般,温暖、和煦、普照。

  同事熟悉的杨光>>

  他用亲和力打造了都市报的品质和性格

  (报告人:《城市晚报》总编助理任胜章)

  “他是整个新闻界的财富,他与生俱来的品质,影响到新闻的品质,并成就了新闻的性格。”报告会上,作为杨光的同事,《城市晚报》总编助理任胜章也与在座的新闻界同仁共同分享了杨光的故事和他创造的新闻财富。

  “杨光作为新闻人,不仅丰富了吉林省都市报的新闻品种,同时,也推进了吉林省都市报的进程。他是吉林省都市报新闻风格的开拓者,而我们是杨光式新闻的后继者。”任胜章说,2007年年底,在《女子向陌生人诚信借款两万元》稿件刊登前,有人怀疑报社能否因此面临诚信危机?就在大家并不看好这条线索时,杨光却亮出自己的观点:找到晚报 ,就是信任媒体,信任我们。他决定将此报道排上版面,他说,这不是一个人的诚信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诚信导向和尺标。对于负面新闻,杨光则强调要体现人文关怀,要有担当,要有大众情怀。他身上的这种平民意识,如在鲜活的文字中植入一缕阳光,他用亲和力打造了都市报的品质和性格,提升了吉林省都市报新闻的品位。

  “今天我在这里试图用一个新闻后辈的身份,用一种惶恐的心情,来谈及‘杨光式新闻理念’,杨光是在用一种诗人式的风骨、情怀和是非观,构筑了宽厚、坦诚的新闻观。”任胜章说,杨光执着新闻20年,殚精竭虑、披荆斩棘,从此世上少了一个文采飞扬的诗家, 却多了一个侠骨柔肠的新闻人,这就是杨光的追求一种完善的、合理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理念。

  后辈感触的杨光>>

  虽初识杨光 但如沐阳光

  现场的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被杨光先进事迹报告的一词一句感动着,“我没有见过杨总编,但听到他的爱人、同事一起回忆他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仿佛杨总编就站在我的面前,他对新闻工作的这份执着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城市晚报的一名新记者,卢玉鸽说,在她心里,杨总编是真真正正的媒体人。

  “当听到杨总编逝世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打开了电脑,去查阅每一篇关于他的祭文,翻找他策划报道过的被无数人关注的话题。这期间,倒不像是在读文章、读作品,更像是向一位资深的新闻老师拜师学艺。”东亚经贸新闻的记者兰卉说,作为新闻工作者,她要以杨总编为榜样,学习他对新闻的这份执着、这份热爱。

  “听了报告,感触特别深,杨总编是一位优秀的新闻人,他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城市晚报记者郭美佳说,在她心里,早已把杨总编当做了工作中的一位老师,并时刻用这种执着于新闻事业的精神鞭策自己。

  (记者 高晶/报道)

(责任编辑:丁进华)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