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记者宋锐)程郑昊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生,家住襄阳的他正月初十就来汉了,“得挣钱过节啊!”原来,程郑昊特意早点返校做兼职,希望能挣够买礼物的钱,和女友一起过一个浪漫的情人节。
去年情人节,程郑昊送了女友一盏台灯,自觉这份礼物贴心周到:“她喜欢在宿舍学习,有盏灯多方便啊!”不料却遭到了女友的埋怨,说他小气、不浪漫。程郑昊家境一般,一份“浪漫的礼物”至少得花300元左右,这对于每月生活费仅500元的他来说实在有点为难。于是今年他提前准备,早早返校做兼职挣钱。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所高校的大学生,大部分学生情侣会去吃“情人节套餐”、看电影、送鲜花和礼物,过节费普遍在400元左右,有的甚至高达数千元。订了“烛光晚餐”,还准备了份礼物。”武汉理工大学一名男生告诉记者,不算情人节当天的其他消费,仅这两项已经花了2100元钱。为了浪漫,不少大学生掏光了钱包,有的还透支消费、甚至提前花掉小半年的生活费。
“并不是送的礼物越贵感情越深,只要用心,哪怕只吃一碗素面也很浪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小高不赞同高消费才能收获浪漫,他准备在情人节当天和女友一起去献血,然后去福利院看望他一直照顾的老人,用献爱心的方式度过这一天。
教育专家表示,大学生讲究时尚、追求浪漫本无可厚非,但大部分学生经济尚不独立,他们在爱情上的投资与其实际可消费水平存在差距,应量力而行。“过度攀比、盲目消费是不可取的,制造浪漫也应理性有度。”他说。
作者: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