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养老金如何入市
“养老金能否入市”的话题,如今备受关注。CFP
【编者按】
“养老金该入市吗”,这个话题不仅仅在中国被广受关注,在一些发达国家同样是热点话题。当然,还有一些国家,经过了探讨阶段,已经给养老金入市找到了合适的路径和成熟的模式。
无论入市与否,投资的模式如何,各国政府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让民众领到更多的退休金,过上富足的老年生活。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匡林、白旭 特约撰稿 陶短房 发自悉尼、伦敦、多伦多
澳大利亚:养老金资本渗透各个行业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刚刚从电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彼得·甘瑞特,最近在一家公司找到负责电脑系统维护的全职工作。上班第一天,负责新职员入职工作的行政小姐就交给他几张要填写的表格,其中一张是自由选择养老金管理公司的表格。彼得·甘瑞特知道,从这一天开始,他就开始为自己未来舒适的退休生活,存入资金。
在澳大利亚,每个人都会有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自由选择养老金公司来管理养老金投资。雇主为雇员支付等同于雇员税前薪水9%的资金,定期存入这个账户。当然,这笔支付是雇主对雇员应尽的法定义务,雇员退休前不得动用。9%这个缴纳比例,是2005年至今的法定比例,从明年7月1日澳大利亚新财年起,养老金的缴纳比例将会提升为12%。不过,在澳大利亚政府工作的员工,通常会享受更高比例的养老金。
“与父亲杰姆斯·甘瑞特相比,我感到自己很幸运。”彼得·甘瑞特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澳大利亚从2005年7月1日起实行自由选择养老金公司的制度,因此他可以查看资料,作比较,从澳大利亚331个养老金管理公司中,挑选满意的公司。“如果不满意或认为该基金公司收取管理费太贵,可以随时调换到另一家养老金公司。如果需要帮助,打电话就可以约养老金公司的理财师免费上门,咨询养老金投资方向。像父亲那一辈,很多人不愿自己操心也不太懂投资理财,雇主就会使用公司选的养老金公司替员工管理养老金。”
澳大利亚现行的养老金制度始于1992年,经过20年发展,养老基金管理排名全球第四,基金管理人有15641人。澳大利亚业内分析师称,澳大利亚管理资产超过10亿澳元(1澳元约合6.77元人民币)的大型养老金公司逾100家,其中最大的18家管理资产均已超过100亿澳元。
这些大型的养老金公司构成了澳大利亚大型机构投资者的主体,这些大型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定更为理性,既不会仅因为市场的攀升而盲目跟从,也不会因为市场稍一掉头就慌乱抛售。在金融危机股市大跌时,澳大利亚股市新增发的股票里,6成都是由养老金公司购买的,帮助了很多急需融资的企业渡过难关。
养老金资本渗透到澳大利亚各个行业,掌控着大量上市与非上市公司、房产项目、基础设施资产等。无论澳大利亚哪一个行业蓬勃发展,都会以提高养老金公司投资收益的方式,将相当一部分经济利益回馈到普通民众手里,以保证财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循环。
如今全球老龄化加速的大环境下,这个系统极大地减轻了由养老带给澳大利亚政府造成的财政负担,让政府能轻装前进。
加拿大:是否入市,本人说了算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中国“养老金入市”争论十分激烈的同时,一洋之隔的加拿大总理哈珀,再度提及“养老金制度改革”话题,一些支持“养老金入市”者声称“这是国际惯例”,而另一些反对者同样声称是“国际惯例”。
号称“西方最复杂养老体系”的加拿大养老金制度,分成老年金、养老金、养老储蓄基金(RRSP)三大部分,以及配偶补贴、私人养老储蓄等补充部分。
其中,老年金是每个加拿大公民和大多数移民都有份领取的养老收入,也是通常说的“全民福利”,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政府福利”:所有资金来源都出自联邦政府税款。很显然,这部分养老金不可能入市,而且金额也非常低。
而养老金则是加拿大最重要的老人福利,据统计有一半以上的加拿大老年人靠养老金为主要收入来源。这种养老金只有从事固定工作者才有,“自由职业者”则无法享受。这部分养老金实际上应该属于养老者本人,政府是“代为保管”,不得擅自动用,“投资理财”仅限于最普通的定存,任何用途变更都要经过复杂的报批和立法程序,而购买股票等高风险投资,则更是大忌。
如果仅靠老年金、养老金,大多数老年人无法保证过上富足的晚年生活,因此许多加拿大人,都会参加RRSP和私人养老金计划,这种计划给予固定职业者一种福利,即允许他们购买一定比例的RRSP。这笔钱由专门基金负责运作、投资,雇员退休后可以获得本息收益,政府则会提供必要的投资指导并保证基本收益。这部分养老收入,其本金完全来自劳动者本人,政府不出一分钱。RRSP收入会占个人养老收入的35%左右,但和养老金一样,只有从事固定工作者才有份参加,且工作年限越短,退休后收益也就越少。
RRSP可以“入市”,但是否“入市”,选择权不在政府,甚至也不在RRSP的经营者,而在养老者本人。在加拿大,RRSP并非独家经营,而是有许多银行、保险公司和理财基金同时经营,并提供五花八门的组合投资方案。如果选择“稳健型”,则几乎没有任何证券投资成分,RRSP不会缩水,但收益只比普通定存高一点;若选择“进取型”,则每个RRSP基金份额中都会包含相当比例的风险投资,如股票、基金、房地产等;若选择“平衡型”,则风险投资、尤其高风险投资比例将比“进取型”少得多。
英国:投资范围广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英国属于发达工业化市场国家,福利一度受到许多国家推崇。在英国,职工平均工资每周350英镑(1英镑约合10元人民币),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金每周仅有62.45英镑,占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的17.8%。这个水平据说连英国社会救济的水平(平均收入的25%)都达不到。但是,绝大多数退休老人生活过得很好,因为他们有企业职业年金等收入。
英国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国家基本养老金、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组成。近几年相关改革主旨是推动企业职业年金发展,以便政府从沉重的财政负担中得以解脱。
企业职业年金制度的特点是集中个人和企业的部分养老储蓄,由专门的信托基金公司管理,投资于证券市场,以获得收益。目前,除了购买政府债券之外,英国养老金资产的2/3用于股票或股权投资,其股权资产已占英国股权总资产的一半。
具体说来,企业职业年金包括确定受益型(DB)、确定缴费型(DC)和二者混合型,主要投资以股票为主的资本市场。DB模式下,企业年金缴费金额不确定,计划发起人或管理人向计划参与者作出承诺,保证其可以在退休后按照事先确定的金额领取养老金。DC模式下,企业年金计划的缴费比例或金额是确定的,计划参与者退休后的养老金总额是缴费与投资收益之和,投资风险由计划参与者自己承担,现在英国大部分的养老金都是DC模式。
在英国,养老基金受托人具有广泛的投资权,只要对受益人有利的投资,一项书面声明便可投资艺术品和外国期权合同。
英国养老金基金也曾辉煌过,1998年和1999年,新经济带来的信息技术类股价的大幅攀升,回报率分别达到14%和20.6%。但随着股票市场低迷不振,数以百计的公司养老金计划出现赤字。2009年7月,英国最大100家上市企业养老金计划赤字升至960亿英镑这一史无前例水平,很多企业都削减养老金福利,英国石油当时就表示,最终薪水养老金计划不再向新英国职员开放。
在养老金的监管方面,因为企业职业年金仅为雇主自愿设立而覆盖面不广,为此,英国就业与养老金部2006年提议改变自愿缴费方式为半强制性。随后,变成更具强制性的职业年金,规定所有年收入7475英镑以上、年龄在22岁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没有参加任何职业养老计划者都将“自动加入”职业养老金计划。虽然在立法和政府正式文件中避免使用“强制性”字眼,但所谓的“自动加入”不过是强制性的一种委婉说法而已,并且实现了从专业监管、独立监管,再到事前主动监管的过渡。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