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广东贵屿逾3000家庭作坊仍作业 污染严重难治理

2012年02月14日11:13
来源:南方日报
资料图
资料图

  实习生 许漪淳 发自汕头

  潮阳,浮草渡大桥。

  满载电子垃圾的货车在桥上来来往往。桥的一侧,水浮莲密密实实地在河面织出一张绿网;另一侧,黑如墨汁的死水飘出阵阵腥臭。

  “以前可以游泳,5年前还可以洗衫、洗菜,现在甚至成了倒废水的河沟。”贵屿镇联堤村60多岁的老人郭伯叹气说。工厂建起来了,房子盖起来了,小作坊红火起来了,但慢慢地,身边的小河溪流却淤黑、发臭起来。

  当地越来越多人慢慢“醒悟”:许多不以为然的垃圾,或者以牺牲环境进行的发展,如果不从一开始就“特别留意”,将来即使意识到也迟了,因为积重难返。“不过,政府是越来越重视了,从现在开始,看10年后能不能重现小河以前的清澈。”老人还有期待。

  危险的致富

  “这些都是用命换回来的。”郭伯叹气说,“早年发家的老板现在都不回来住,白天来这里看看,然后就去潮阳城区,甚至汕头市区住。”

  由于贵屿镇处于一片低洼地的中央地带,属于严重的内涝区,农业生产基本没有保障,因此,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为维持生活,贵屿镇当地大部分农民以“挑八索”为生,即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收购鸡鸭毛、猪骨、废旧铜锡以及塑料物品,进行回收转卖。

  “慢慢就收起了废旧电子电器。”郭伯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贵屿镇开始涉及旧五金电器的拆解生意。由于获利丰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渐渐成为贵屿的主业。慢慢地,大面积土地开始抛荒,贵屿镇绝大部分家庭都参与这个行业,并通过这个行业迅速积累财富。

  走在贵屿镇街头,记者看到,除了个别主干道上的住户在经营百货零售、摩托车维修等服务行业外,所到之处,住户几乎全部在从事与电子器件、塑料废料回收的相关工作:敞开的门里可以看到工人在挑拣分类;门外,则是一堆堆等待拆解、分类或已获拆解的“料件”。即使是关上了门的楼房外,也还有各种收购电脑、集成显卡、笔记本、开关接触器等广告牌。

  “一方面这里有着精细化拆解的传统。另一方面,电子垃圾拆解在全世界都是难题,所以境外很多地方都偷偷地把电子垃圾运到这里来。”在华美村内,一家作坊外的马姓村民透露,早期的交易一般都是整车进行,买家打开集装箱车门简单看看样货,然后估价成交,有赚有亏。“一般来自境外的电子垃圾会赚得多,有时一车子说不定就能产生个百万富翁。”

  据了解,在贵屿镇内,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主打“垃圾产业”,比如龙港、仙彭、仙马、渡头等几个村(居委会)主要从事废旧塑料回收。而贵屿镇中心所在地华美,以及北林、南阳等村(居委会)则主要从事电子垃圾拆解。

  据资料显示,最高峰时,贵屿镇有21个村的300多家企业、5500多个经营户从事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拆解加工,每年拆解处理废旧电子电器和塑料达155万吨,行业年创产值超过10亿元。

  贵屿,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垃圾集散地之一,镇区的物价甚至可以和广州媲美。

  “这些都是用命换回来的。”郭伯指着近10年才慢慢盖起来的楼房和边上停着的中高档小汽车叹气说,“早年发家的老板现在都不回来住,白天来这里看看,然后就去潮阳城区,甚至汕头市区住。”

  原始的污染

  酸洗过程会挥发出大片蒸汽状酸性气体,从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烟雾。所以“洗金”的人工成本最高,有的一天甚至可以赚到100元左右。

  黑乎乎的大厅,大约100平方米左右,多处地方堆满了“电子垃圾”。几个妇女把电路板放在电热器的吹风下烘烤,有的就用镊子把板上的一些电子元件取下,分别放进不同的碗盘等器皿中。

  “以前很多都聚集在门口做,现在外面来的人(媒体、环保检查组)多了,很多家庭都转到室内了。”在华美村一家半敞着门的电子元件拆解的家庭作坊前,自称来自四川的陈姓工人也很清楚这里“环境有问题”。“但这里的钱,比其它地方好赚。做三五年就可以回家盖房子,给孩子学费上学。”然而,最好赚的钱却是“血的代价”。

  据了解,贵屿镇的绝大多数小家庭作坊对废旧电子电器的拆解沿用的是最传统的方法。“先是拆,即由人工拆分出铁、铜、塑料、电路板,然后用碳火炉烤熔出电路板上的零件”,这个工人说,“如果有金子等贵重金属,就用硫酸洗出来,这叫‘洗金’;如果烧出来有铜,就叫‘烧板’。”

  据悉,酸洗过程会挥发出大片蒸汽状酸性气体,从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烟雾。所以“洗金”的人工成本最高,有的一天甚至可以赚到100元左右。“但洗金也很少人做,因为实在受不了那个烟雾。”

  “即使不洗金,单做塑料的也很伤身。”在北港桥边上的一家废旧塑料分拆作坊前,同样是来自四川的工人告诉记者,他的主要工作是对废旧塑料分类处理。“先要用火烧一下原料,然后靠鼻子去闻是什么味道,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塑料。”

  “有用的就会拿地下水进行洗涮,准备二次利用。”记者看到,该工人在分辨塑料时把脸凑得相当近,没有戴口罩;而洗涮的时候也是徒手洗涮,连手套都没有戴。“这没啥,大家都这样。”

  艰难的治理

  自2005年10月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准为“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后,贵屿镇启动一系列前期工程的建设。但有人仍然担心,政府的努力会不会再次“打水漂”?

  先富、污染、艰难治理,是贵屿镇人民的生存博弈,也是当地政府绕不过的最大的“民生工程”。

  从上世纪末,当地政府一方面引导农民逐步掌握和提高拆解加工的技能,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工艺技术,如拆解废旧电线由焚烧改为割剥,拆解线路板由煤炉烧烤改为电热气拆解,被拆解过的线路板和杂料由单纯的焚烧改为粉碎筛选等。

  “但没有用,一有人来检查,相互之间就会知会停工。”一位不愿意透露任何资料的作坊老板说,政府督查的力度加大了,结果是:从前在街头工作的小火炉转入了室内,从前部分在白天进行的操作改到了夜晚,从前密集的黄烟作坊转移到荒郊野外。

  “拆解工作转到了室内,环境更加恶劣,做这行的人的健康就有更大隐患。”这名老板说,一些家庭作坊基本是一楼开工场、作坊,三四楼住人。“气味往上冲,要么习惯,要么搬走。”

  “确实是一个难点。”汕头市潮阳区环保局局长郭汉廷无奈地说,目前贵屿镇还存在3207个家庭作坊从事废旧电子塑料拆解处理产业。“当中多数是用酸洗方式提取金属,最后还有一道工序就是对无用的电子垃圾进行焚烧,对环境破坏最为厉害。”

  “但由于家庭作坊所需材料简单,因此它们分散、流动性强”,郭汉廷说,而他们的执法编制只有8个,“往往打掉一个,又冒出一个”。“加上没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厂,工业废水以及十几万人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难以解决,量大的时候,有的村就露天焚烧。”

  汕头市潮阳区委书记陈新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在贵屿镇早期发展阶段中,由于电子垃圾拆解业大部分由家庭作坊来进行,这些作坊通常既没有必要的设备,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更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减少污染。因此,为了节省成本,家庭作坊往往采用最直接和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电子垃圾的拆解,于是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严重的污染,尤其对土壤和地下水,对当地民众健康已造成大范围的影响和威胁。

  “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国内外环保专家都高度重视贵屿的环境污染问题,纷纷深入贵屿进行调研,出谋献策帮助贵屿产业转型升级。”陈新造介绍说,贵屿镇自2005年10月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准为“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后,该镇就围绕这一目标,启动一系列前期工程的建设。

  但有人仍然担心,在强大的经济惯性下,政府的这些努力会不会再次“打水漂”?

  陈新造认为,在贵屿镇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难点,但也是未来的亮点。

  据介绍,目前坐落在距离华美村不远的贵屿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园已经动工,园区将引进国美集团、TCL集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中国五矿等大型先进企业投资合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产业园的试点审批、园区规划、环评审批,园区一期2500亩已进入项目建设阶段。

  作为“电子垃圾之都”,贵屿的循环经济如何发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人们希望从这里看到电子垃圾污染问题能提供出一个彻底解决的范本。

(责任编辑:UN60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