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9月大男婴别针嵌喉两月余 家长误以为喉气管炎

2012年02月15日14:22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作者:许沁
打开的别针长约2厘米,在男婴声门处“住”了两个月

  记者 许沁

  晚报讯 年仅9个月的小宇 (化名),误吞了一枚别针,但在两个月中,家长一直误以为是得了 “喉气管炎”,直到患儿被送至上海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才被确诊为误吞金属异物。最近,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为这名喉气管异物患儿成功实施了手术,在其声门处,完整取出了这枚长度约2厘米的打开的别针。

  两个月前,小宇父母在无意中发现孩子声音嘶哑,不断地大声哭吵,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喉气管炎”,接受了药物治疗后,效果并不明显。家长万分焦急,来到上海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纤维喉镜检查后,医生发现,孩子的声门处有一个环形的金属样物体,“跨”在食道入口和气管之间。通过颈部CT检查,终于找到了折磨小宇两个月之久的“元凶”一枚呈打开状态的别针,别针倒置在喉气管食道入口,深深地扎入了小宇的气管前壁,情况十分危险。

  在三次表面麻醉后,专家为小宇实施了 “直达喉镜下声门异物取出术”,精准地将长约2厘米的已锈迹斑斑的别针从气道声门处完整取出。目前,小宇已完全康复,并顺利出院。

  针对儿童误吞异物事件屡屡发生,专家提醒家长,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要加强对儿童的照看。当家长发现孩子误吞异物后,只要当时没有呛咳、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缺氧表现,不必过分紧张,也不必刻意催吐,以防异物误吸入气管,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如果误吞钉子、大头针等异物,不能刻意导泻,因为导泻刺激肠蠕动后,尖锐的异物很可能钩到肠壁,甚至诱发肠穿孔。

(责任编辑:UN60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