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473家房企注销逃离楼市 有助房价理性回归

2012年02月17日01:53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北京市工商局近日公布,2011年北京有217家外资房地产企业退出市场。去年全年已有473家房企在北京注销。在部分热点城市,一些开发商退出房地产市场。这是政策调控下的“主动抉择”,还是过度投机后的“被动出局”?如何看待房地产行业新一轮“洗牌”,这对今年房价有何影响?

  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之前,“进军地产业”成为不少企业掘金的首选,甚至一些制造业、服务业公司也跟风加入。但随着楼市调控深入,注销、转让、转行……不少公司脱离楼市。2月13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新设立外资房地产企业129家,同比减少55.82%。此前,北京市住建委发文称,北京东方时代等47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申请延续,其开发资质已注销。

  “这一现象并非北京独有。”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说,在楼市调控等压力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退出楼市。截至2011年10月,武汉共有在册房地产开发企业1375家,比上年同期减少200余家。

  值得关注的是,在“退市”开发企业中,不少是近几年“抢滩楼市”的非房地产公司。去年以来,已有水井坊、宏达股份、恒顺醋业等16家“涉房”的非房地产上市公司撤离楼市。1月16日,以经营高端房地产为主的广州星河湾宣布进军白酒行业,这被业界看成是房企的“主动调整”。链家地产分析师张月认为,房地产行业“暴利时代”或将结束。“退市”的开发商中,不少是“裸泳”的投机商,这其实正是楼市调控要挤出的“泡沫”之一。“现在我们考虑的不是降多降少,而是赔多赔少的问题。”陕西一家房企老总说。

  在多重压力不减的情况下,开发商要想生存下来,除了“退市”,只能降价销售。不少专家预测,今年房价总体将呈现“稳中有降”态势,房价合理调整的预期目标有望实现。在连续两年调控下,部分企业撤出房地产开发、做回老本行或谋求其他领域发展。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对房地产行业回归理性发展,总体上“利大于弊”。(南京楼市相关报道见A9版)

  新华社

  提醒

  房企“退市潮” 当心伤到业主和民工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房地产企业“退市”背后也存在一些风险。其一,烂尾工程增多,已经缴纳购房款的业主无法入住。其二,权益纠葛不断,拖欠农民工工资、工程款和银行债务现象多发。其三,后续质量纠纷难以解决。

  针对房企在注销开发资质后出现的质量问题,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对涉及各方进行追责,避免业主投诉无门。

  新华社

(责任编辑:UN02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