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河北青县七旬翁自掏腰包30多万为家乡修桥(图)

2012年02月20日01:08
来源:燕赵都市报
本报驻沧州记者 代晴 文/图
本报驻沧州记者 代晴 文/图

  为了让村民们少走10多公里的冤枉路,青县盘古乡吴家庄村七旬老人吴忠军四处奔波,申请建桥、监督修桥,前前后后忙了近3年,200多米的大桥终于落成。吴忠军为此搭进去了 30多万元,还因此膝关节累出了病。近日,73岁的吴忠军准备去北京做手术,路上仍不忘在这座凝聚着他一片热忱的大桥上驻足凝望。

  出行不便 村民盼桥

  青县盘古乡吴家庄村有1000多年的历史,村里住着900多口人。由于历史、地理方面的种种原因,出村的路上一直缺少一座平坦的大桥。村民如果想去村外,需要绕到相邻的周官屯村,然后才能上104国道,白白多走了10多公里路,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总是这样怎么行呢?”村民们出行不便成了村民吴忠军老人的一块心病,"要致富先修路"是句老话了,我当时想趁自己还走得动,把这座桥申请下来,看着它建造起来。”吴忠军坚定地说。

  为村修桥 老人奔忙

  2009年2月,吴忠军得知国家有帮助农民建桥的相关政策,便踏上了申请建桥之路。建桥项目的审批很严格,需要有负责人前后奔走,从设计图纸到提供资料,从勘察地形地貌到征求民意,吴忠军老人时时挂心,事事亲为,村民说,吴忠军前后奔忙的样子让人看了既感动又心疼。

  吴忠军自费请沧州设计院的工作人员画图纸,因为及时画出图纸才方便向政府部门申报。设计院的工作人员被老人的执著和热忱深深打动,不仅加快了工作进度,还酌情减免了设计费用。“那时,老父亲经常去青县、沧州,还去石家庄,道远的就让村里的出租车拉着他去,近点儿的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像着了魔一样。”吴忠军老人的儿媳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6月,吴家庄村的大桥修建项目成功审批下来了。为了尽快让资金到位,方便群众出行,吴忠军老人带头捐了20万元,村民们也热烈响应,又捐了20万元,再加上政府的拨款,大桥的建设资金很快筹齐。吴忠军的家人告诉记者,虽然老人开着一家科技公司,但那时生意并不算好,老人捐的20万元有不少都是借来的。

  大桥破土动工,吴忠军没有丝毫懈怠,整天坚守在施工现场,比看着自家盖房子还上心。忙前忙后对一位满头白发的七旬老人来说实属不易,虽然老人的儿子吴月明一路支持着老父亲,老人还是累得落下了病,施工期间,甚至还做了一次心脏搭桥手术。

  大桥建成 方便出行

  2010年11月,吴家庄村村民日夜企盼的大桥终于建好了,主桥长58米,宽10米,算上两侧引桥总共200多米,平坦开阔,非常气派。大桥建成当天,吴忠军老人特意请来了戏班子,热热闹闹地庆贺了一番。

  吴家庄村有了这座大桥,再也不用绕远出行了,每个人都喜气洋洋。说起吴忠军,村民们不禁交口称赞,热心的村民替他算了一笔账,老人为了这座大桥,前前后后忙了近3年,花了30多万元。七旬老人不图名不为利,踏踏实实给群众办事,大家说他是吴家庄村的“大好人”。
(责任编辑:车洁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