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唯冠要求苹果禁售iPad被法院驳回,有人欢喜有人愁。诉讼中止传递出哪些信号?唯冠和苹果的纠纷会不会以和解告终?商标权纠纷对苹果造成多大影响?能否阻挡苹果继续在中国“吸金”?
中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昨天下午驳回唯冠要求责令苹果停止销售iPad平板电脑的申请,案件中止诉讼。法院认为,苹果上海销售的iPad来源于美国苹果公司,美国苹果公司等与深圳唯冠之间的权属纠纷,正在广东省高院二审审理中。在这一案件做出判决之前,涉案商标权归谁所有处于不确定状态。所以驳回了唯冠要求苹果禁售iPad的请求。唯冠针对苹果的iPad进行的轰轰烈烈的维权活动就此告一段落。陷入“下架”风波的苹果也松了一口气。现在人们关心的是,苹果与深圳唯冠的几番"过招"后,双方下一步将各自采取什么样的策略?iPad在中国的销售是否会受到影响?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来做评论。
主持人:先来首先请您分析一下,法院方面没有发布iPad销售禁令,可能是出于哪些考虑?
赵占领:上海禁令主要是针对苹果在中国的经销商,如果说是发布这个禁令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iPad产品不能销售,所以我想法院之所以驳回这个禁令,应该主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如果发布禁令,那么在全国范围内甚至是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一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现在广东高院还在审双方商标确权的纠纷案件,虽然说现在唯冠掌握了法律的主动权,但实际上还存在一些改判的可能,万一改判法院这边的禁售令会比较尴尬。还有一个方面因为苹果产品的销量非常大,而且金额很高,如果说禁售的话,对它直接的损失会非常大,唯冠也愿意提供这个担保,但是按照目前的现状很难提供一个充分的担保。
主持人: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其实之前唯冠的维权行动被媒体形容为是天女散花式的,在广东省高院二审作出判决之前,您认为唯冠有没有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向苹果公司主张自己的权力呢?
赵占领:我觉得可能,因为现在是驳回禁令,但不代表维权行动失败,因为什么?它还可以仍然以侵权为由来起诉,这点是不受影响,而且它也可以选择在全国的其他的地方起诉苹果的经销商,当然所有的行动主要的目的就是一个,就是给苹果施加压力,增加和解的筹码。
主持人:在您看来唯冠有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
赵占领:行动我觉得一个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另外包括是向各地的工商接着申请投诉进行行政查处,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针对全国范围内其它的一些经销商,包括在线销售的渠道,比如说像电子商务网站,包括一些线下的销售渠道发起一些法律的行动,这也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看iPad在国内平板电脑的市场份额其实挺高的,达到70%,而且苹果产品在我们国家市场的销售增速还是比较高的,苹果显然是没有理由轻易的放弃中国市场这样的一块大蛋糕,现在唯冠对于苹果iPad进行的维权活动可以说是暂时告一段落,是不是意味着接下来苹果将会更加容易的在中国市场赚大钱呢?
赵占领:不一定,因为现在广东二审案件还没有出来,在出来之前唯冠仍然是商标合法的持有人,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和苹果的经销商如果销售产品,都存在侵权的风险。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说现在的这些法律行动对苹果的销售渠道应该说已经取得一定的震慑作用,有些网站包括有一些线下渠道已经主动的下架,而且iPad3即将上市,但是目前这个商标纠纷还没有问题解决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再冒这个风险,不会像当初iPad2上市那样,当初iPad2上市的时候存在很大商标侵权的风险,我觉得苹果很可能吸取这个教训,不会这么快推出,会等解决纠纷之后再推出。
主持人:这起案件现在正在处于审理的过程当中,您认为审理的最终结果法院会怎么判呢?
赵占领:目前我们所了解的证据应该说唯冠在法律上更有力一些,占有主动地位,而且按照以往的惯例二审对一审改判的几率本来就非常小。
主持人:这是最终很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但是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苹果和唯冠之间的纠纷最后很有可能是以和解告终,您同意这样的分析吗?
赵占领:我觉得先这样看,因为现在双方法律处境不一样的,我们看唯冠表面上是主动的地位,实际上是被动的。而苹果正好相反,看似被动实际上主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苹果还有退路,如果唯冠要价太高,超出了苹果的要改名所带来的代价和成本的话,苹果肯定会选择改名,这个唯冠本身他却没有退路,因为它欠债非常高,如果说它要价或者说最后和解的筹码太低的情况下,不足以抵债,它肯定不会答应,所以现在关键主要看唯冠能不能降低它心理的预期,或者说能不能大幅度降低心理预期,如果能降低的话有可能带来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