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中水电公司在苏丹工地遭袭 > 中资公司苏丹遇袭消息

中国工人苏丹经历:遇劫持昼夜行遭轰炸饥餐露宿

2012年02月28日16:59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月7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威尔逊机场,一名获救人员走下飞机
2月7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威尔逊机场,一名获救人员走下飞机

  昼夜行军,缺医少药,遭遇轰炸,水尽粮绝……29名中国工人在苏丹经历了惊心动魄的11天,但也凭借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坚持,最终全员回国。

  北京时间1月28日晚,网上传出中国水电集团29名中国员工在苏丹被反政府武装组织“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以下简称“苏人解”)劫持的消息,马小龙正是这29人之一。

  近日,从苏丹回来的马小龙向记者回忆了那惊心动魄的11天。

  出事儿了!

  马小龙于2011年10月加入中国水电集团七局五分局141项目部,该项目部承接了南科尔多凡州一段公路的修建工程。马小龙的主要工作是翻译、处理文件等事务性工作。

  苏丹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动荡的政局一直是中国在苏丹企业的一大心病。尤其是南科尔多凡州,自从2011年7月南苏丹独立以来,就冲突不断。

  1月27日晚10时多,南在科尔多凡州的营地里,马小龙等人接到要撤离的通知。大家带着证件和贵重物品,上了十几辆车,到达附近的阿巴西亚市,停在离警察局不远的市中心。一名苏丹公路局监理告诉他们,有一小股二三十人的反政府武装分子,翻越了气势磅礴的努巴山,要与政府军交战。

  但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天一早,工人们回到营地,准备安排撤离事宜。马小龙发现,前晚到达营地的三四十名警察还在,他们的重机枪也在,他心里踏实了许多。

  不过,不久他们听到“嘭”的一声巨响,等巨响再次传来时,同事们面面相觑:出事了!

  大家不安地跑出宿舍。枪声交织传来。营地负责人、项目经理韩章良开始紧急联系大使馆,希望能够得到接应。

  马小龙等人出门一看,原来守在营地外的警察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20多名身着绿色制服的军人。他们是政府军?反政府军?还是什么游击队?谁也搞不清楚。这些人还算友善,对马小龙和韩章良说:“先回去。”

  两人打算走上前具体询问时,突然有两颗子弹呼啸着飞来。两人胆战心惊地上在地上趴了一会,直到感觉不会再有子弹飞来,才小心地跑回宿舍。

  十多分钟过去了,大使馆来电通知他们:摸清楚情况后,就派车过来接他们。

  枪声基本停止已是1月28日11时左右。再次走出宿舍时,刚好有6个扛着枪的军人走进来,他们一边嚷着一边打手势,让所有人都出去。没人敢动。

  一名士兵对他说:“别害怕,你们已经安全了,那些人已经被我们打跑了。我们要送你们去喀土穆(苏丹首都)。”然后,让马小龙告诉大家:全都出来。

  马小龙感觉不妙,冲着宿舍大喊,“先藏一个地方把电话打出去,把消息放出去。”简单的“出来”被翻译得如此之长,士兵们觉得不对劲儿,拿起棍子就冲马小龙打了过来。

  不得已,有人从宿舍走出来。士兵们上前,把大家手里拿着的手机全部没收,如有迟疑,马上就会挨一枪托。

  47名营地成员中,最终走出来21个,包括两位女性,年纪最大的53岁,但能说阿语的只有马小龙和同是24岁的孙世伟。孙世伟刚刚从国内过完春节返回,前一天才抵达。

  一行人被命令一字排开向前进发,没走多远,他们隐约看到几个熟悉的背影。原来是公司的几位管理人员,住在营地前方,先被抓了起来。

  两队人马汇合,一共29人的队伍,在15名士兵的押解下,开始了行军。

  艰难的行军

  最初几天,大部分时间是在行军中度过的。有时,是柔软的沙漠;有时,是坚硬的岩石;有时,是星夜兼程,从头天晚上走到第二天早上,只有四五次休息,每次一两分钟。

  走了两天两夜后,他们决定来一次小小的反抗。这个地处非洲东北部的国家,午后温度常高达四十七八摄氏度,大家商量好,在一棵光秃秃、没有树叶的大树下,大家一起坐下,任押解的士兵怎么喊叫,也不站起来。

  这次抗议起效了。此后,工人们又曾采取相同策略,争取休息的机会,但最终在押解人员的武力威胁下,重新上路。

  这些押解人员并非不讲人道。他们所经过的地区,多种政治势力并存,危机四伏,稍一停留,便可能遭受袭击。比如,在这次行军中,他们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轰炸。炸弹呼啸着从他们头顶上飞过,把地面炸得发颤。轰炸结束后,大家发现,炸弹所落之处,正是他们一两个小时前的停留之地。

  马小龙说,这一路上,他最佩服那两位女性,路基本都是自己走,再艰难、再危险,也没有流露出一丝软弱。

  在这个热带国家日夜赶路,最珍贵的,莫过于水。从营地带出的饮料很快喝完后,只能靠沿途的水源。只要有水,不管颜色多么浑浊,味道多么怪异,大家都喝。

  除了道路艰险,大家心里最不安的,是不知道目的地。他们还发现,这些押解人员也不熟悉地形,有一次,走了几个小时都不见人影,苏丹人也有点迷路,便连续对天鸣枪,希望能从同伴那里得到回应。可是,等了很久,也没有从任何一个方位传来回应。

  行走了五天后,2月1日,他们终于走到了一处看似营地的地方,并从那里找到了两辆破皮卡车,工人们再也不用徒步行军了。

  周旋后条件改善

  第一次正式与押解人员交涉,是从营地出来两三个小时后。休息时,有个长官模样的人来询问情况,大家马上表明自己的平民身份,并解释是到苏丹来修路的。

  经过几次极为客气的交流,苏丹人大概也担心带出来的食物不够,便开上从营地抢来的汽车,带着7名中国员工返回营地,取来一些食物和饮料,并帮忙将食品一直搬上了山。

  大家还很担心营地上其余18人的处境,又不敢说还有人没出来,只好想方设法套话,可惜没成功。一直到肯尼亚,他们才得知,有一位同胞遇难了。

  一路上,马小龙和孙世伟抓紧一切时间和押解者闲聊,以缓和双方关系。最有成就感的,是2月2日这一天。这时,他们已结束了步行状态,改乘两辆皮卡车。一大早,马小龙就被叫走,去见一个官员模样的人。当被问到工人现状时,马小龙故意夸大了伤痛程度,把一路行军描述得凄惨无比。

  他本没期待有什么结果,但没多久,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块香皂、一个杯子、一个饭盆和一把勺子,有医生来为他们医治扭伤的脚踝、满是血泡的脚底;之后,经过协商,有人给他们买了拖鞋;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饥餐露宿多日后,这天大家还开了荤,中午为他们杀了一只羊,晚上宰了一头猪。

  终于回家了!

  情况开始好转是从2月2日起。他们在这天抵达了一个小村庄,马小龙发现,这个村里大概有四五百名士兵。他们像上班一样,回家就换上便服,出去则换上军装。

  29名中国工人被安排住在一个占地约一亩的院子里,有一个茅草房,只要不出去,便可自由活动。他们一直在这里住到离开。

  2月4日,是被劫持的第8天,一个苏丹人悄无声息地把马小龙叫出了院子,带上了车。一个多小时车程后,他们到了一个空旷无人的地区。马小龙被塞给一个话筒。

  这是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光源打来的电话。大使告诉他:国家对被劫持工人们很关心,要在最短时间内,在保证大家安全的前提下,把大家解救出来。

  这是离开营地后的第一个来自国家的声音,马小龙追问:“最短时间是几天?”刘大使肯定地回答:“两天!”

  2月7日凌晨2时,工人们被叫了起来坐上车。清晨,车停在了一所学校。大家都感到,回国的时间不远了。

  果然,7时,有苏丹人来告诉他们:中国马上就要来接你们了。

  一个半小时之后,马小龙再次被叫去接电话。还是刘光源大使。马小龙一边接电话,一边把刘大使说的每个字都大声地、一字一顿地重复给大家:10点50分会有国际红十字会的飞机来接我们!

  在一个可以容纳飞机起降的开阔地,他们看见了飞机,随机前来的,还有中国政府代表和国际红十字会成员。

  6小时飞行后,他们在2月7日下午到达了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第二天傍晚,又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

  马小龙最终回到甘肃天水时,已是2月11日凌晨5时。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

(责任编辑:UN02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