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台南3月6日电(记者任沁沁邵燕辉高学余)一位中年男子的怀里,是用花布兜包裹着的身材瘦弱白发苍苍的老人。男子双眉紧蹙,一手有力托住老人的身体,一手轻抚着她的胸口。老人的头靠在男子的手肘处,安详得像一个孩子。
这张“孝子抱母”的照片,在3月2日下午被网友传上网络后,短短几天内已经传遍世界,温暖无数人心。
数万网友转载着评论着这张照片,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用各种语言传递着一样朴素的感情,“为此流下男儿泪”“让我们重新找回人性中光明且美好的一面”“亲情不待,特别感伤”“马上给妈妈打电话”……
这位“孝行哥”叫丁祖伋,62岁,台南人,目前在家专心伺母。
3月6日,新华社记者专程赶赴台南了解丁祖伋的感人事迹。
丁祖伋曾在电话中婉言谢绝了采访。“我现在需要全神贯注每分每秒地注意妈妈的状况。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这是本分的事,不值得你们关注。”
在台南,当地人也在谈论着丁祖伋的故事。“这几天很多媒体来过,这件事情值得报道,真善美的人间真情是一种正面的社会力量。”出租车司机刘文隆说。
记者辗转找到了当时拍下这张照片的周雨朣。对于2日看到的一幕,她说自己永远都不会忘记。
“17点10分左右,台南奇美医院,我正等待取药,忽然注意到对面的一对母子。他把花巾系在脖子上,尽量让母亲以最舒适的方式躺在自己怀里。他为母亲拨拨头发,轻拍胸口,像抱着一个婴儿一样。当时有很多人在看,我愣了三五秒,就想把画面拍下来。”
7分钟后,周雨朣把这张打动自己的照片上传到“Facebook”上,并写下一行字“什么是爱,什么是不离不弃?小时候妈妈背你,长大了你会背妈妈吗?在奇美医院看到这一幕,感人。”
短短几天时间,这张照片被转载数万次。周雨朣收到了数千封十几种语言的温情来信。
照片的主角丁祖伋也随之被关注。面对镜头,他看起来并不适应也不欢迎媒体的聚焦。不过,他最终选择面对媒体,“如果能唤起更多人来关爱父母,对于社会是一种正面积极的力量”。但他也希望这一次说完后,可以给他和母亲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
“媒体和社会大众对我过誉了,我只是做了为人子的本分的事,也没有比别人做得好,不值得占用这么多公共资源。”他告诉新华社记者。
在丁祖伋看来,这些举动都是他和母亲之间最凡常的交流。85岁的母亲因为曾经中风,行动不便,上个月摔断腿打石膏,考虑坐轮椅会重心不稳,摩擦不适,他便用花布包起母亲,抱在胸前,到离家较近的奇美医院看病。
丁祖伋共有兄妹四人,他是大哥,弟弟和妹妹或在美国,或在台北,母亲的日常起居料理都是他一人为主。不过,只要有时间,家人都会聚在一起。
母亲自小对兄弟四人非常疼爱,丁祖伋也耳濡目染如何尽孝。如今谈起对母亲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丁祖伋认为应该是“好好教育下一代”。
在彰化县工作的四年期间,丁祖伋每天往返台南彰化两地,就是为了看顾年老父母。
为了能更方便地照顾母亲,他甚至拒绝了一次在别人看来极好的“升迁”机会,因为到台北上班离母亲太远。
丁祖伋选择了在台南市某机关就职,尽管从副主任变成一名普通职员,但他每天都很高兴。因为可以在清晨早早起床,为母亲做好早餐,换好衣裳,带着母亲呼吸清新空气,并赶在8点前上班;中午12点一下班就可以回家给母亲做饭。
“升官金钱,财富各方面,是人的正常需求,但和亲情比较起来,却变得不再重要,”他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多么可悲可痛”。
五年前,为了全天候照顾母亲,丁祖伋提前三年退休。喂食翻身梳洗擦身换药,无微不至。他每天和母亲同吃同睡,从不甚熟悉到驾轻就熟,如今俨然成为母亲的“妈妈”。
“我和母亲是生命共同体。”他这样形容自己和母亲的关系。
他的母亲一直有个心愿,到大陆探亲。本将实现心愿的时候,母亲却“失智”了,从此,一心一意照顾母亲恢复健康成为第一要务。
记者采访了丁祖伋退休前服务的台南某机关。提起这位已经几年不见的老同事,工作人员赞不绝口。
“他一直都这么爱自己的妈妈,甚至愿意为母亲付出生命。”丁祖伋同事陈仁龙说,2005年,他事亲至孝,毅然放弃升迁机会的举动已令人感慨;为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人,他也极少参加各种休闲聚会。
周雨朣有两个女儿,还在咿呀学语,不懂人事。但看到妈妈手机里的照片时,她们也安静了下来。
一位名叫“谢小蓉”的网友留言说:“在医院工作,看过无数生老病死,原以为自己已经麻木……看到这一幕,像回到刚踏进临床时的心境……让全世界的人知道,爱要及时。”网友“陈茂光”说,“想想小时候父母是怎样呵护他们的心肝宝贝的,我们该如何报答?拿起电话跟父母亲讲,爸妈我爱你们。”
……
周雨朣给这幅照片取名为“把爱传出去”,如今,这份来自宝岛的爱,已经传遍了世界,传到每个人的心里。
作者:任沁沁邵燕辉高学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