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期间,记者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获取信息的机会。本报记者王媛摄
|
本报特派记者李钢张鹏飞任志方3月9日发自北京
“乌坎民主选举没有任何创新”、“白培中被抢5000万严重不实”……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广东、山西、重庆等省市负责人就热点事件正面回应。
对于这种做法,多数代表委员认为能正面回应公众关心的敏感话题无疑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两会期间 对热点事件“辟谣” 3月5日,在广东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称“乌坎民主选举没有任何创新”。
3月5日下午,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回应记者关于“奢侈动车”的提问时表示,“我们已经要求南车公司向媒体回应奢侈动车一事”。
3月6日下午,在浙江团开放日,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回应吴英案有关情况;同一天,在山西代表团开放日,山西省检察院检察长杨司回应山西焦煤集团原董事长白培中家中被抢一案,称“被抢5000万不实”。
今年两会上,对热点敏感问题的公开回应本身也成了热点。
“你们为什么对乌坎事件这么有兴趣,你能不能回答我一下?”在回答媒体关于乌坎事件报道时,汪洋很坦诚,他对媒体有可能抛出的“尖锐”问题有所准备。
及时公布真相 才能消除猜疑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张泓铭认为,敏感事件的调查固然需要时间,但应该及时公布相关事实,让公众尽早了解真相。张泓铭说:“相关政府部门能在两会上正面回应这些敏感事件,是一种进步,我们要给予充分肯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曹义孙也认为:“及时公开信息,才可以避免一些流言蜚语和猜疑。”
“相关政府和部门能公布这些事,这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也认为,在这次两会上,相关部门对一些公众关心的敏感事件的回应是有分寸的,是恰当的。
不少参加此次全国两会的委员也感受到了今年两会“辟谣多”这一特点。“现在,一些事件已经是全国关注的事,回避是不可能的。”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曹鸿鸣表示,大家都很关心这些事情,如果没有回应,各种声音都会出现,两会期间回应,对于舆论导向以及消除对事实的各种猜测都有积极意义。
突发事件信息 发布应常态化 虽然相关部门在两会上积极回应了公众关注的敏感问题,也有不少代表委员认为没必要。
“一些省市区和部委能在两会上正面回应这些敏感问题,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一位记者说,借助两会这个平台,对这些敏感事件有了进一步了解。不过这样的机会毕竟一年只有一次,“这显然是不够的。”
还有代表委员认为,两会的作用主要是参政议政,不应让回应敏感事件占用太多资源。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宣传部部长吴先宁认为,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政府应建立常态化信息发布机制,而不应到了无可回避时才公开信息。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建议政府平时就应该建立微博等信息发布平台,将敏感事件相关信息及时地传达给公众。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