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2年全国两会 > 2012两会提案

委员建言南方集中供暖 专家分析建议用空调最好

2012年03月13日16:54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作者:李斯嘉 王煜
制图 邬思蓓
制图 邬思蓓

  晚报实习生 李斯嘉 记者 王煜 报道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递交提案,建议南方地区冬天实行集中供暖,引起网友热议。但相关专家分析认为,南方气候潮湿、房屋结构保暖性差等导致集中供暖效率低,不适合大面积推行;空调制热在南方更适用。该专家还建议,政府在寒冷季节给居民提供空调电费补贴更加切实可行。

  政协委员:建议南方集中供暖

  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近年来在网络上在一直被争论不休,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正式递交提案,建议将公共供暖延伸到南方。 “传统的秦岭-淮河供暖线已经过时,南方冬季的阴冷天气远比北方难熬。 ”张晓梅说。提案内容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新华网联合百度新闻推出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明确反对南方集中供暖的网友比例不到21%。许多来自南方的代表委员们纷纷发言力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定居上海多年,他从山东老家来到上海的头一年就生了冻疮。 “在南方一旦遇到大幅降温,医院门急诊量就明显上升,心脑血管、呼吸道等疾病患者尤其多。南方供暖是好事。 ”葛均波说。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认为秦岭-淮河线作为“供暖分界线”不够严谨,但供暖向南扩展需要“谋定而后动”。来自湖南的全国人大代表文花枝则建议将湖南等省集中供暖工程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建设规划,由国、省两级按重点工程项目投入建设资金,并将城乡居民供暖补贴纳入财政预算。

  集中供暖在南方效率低

  尽管支持的呼声强烈,但是也有不少网友发布“技术帖”,分析认为南方集中供暖没有可行性。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姚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来自湖南,作为一个南方人,他非常理解大家渴望集中供暖的愿望,但是他认为,从专业的角度看来,南方地区并不适合像北方那样进行大规模集中供暖。

  “由于历史原因,南方地区的城市集中供暖基础设施基本为零,若实行大面积集中供暖,则必须对城市管网进行改造。而且南方建筑设计标准和北方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适应潮湿炎热的气候,在设计理念上南方楼宇建筑更注重通风设计,保暖性能不高,若实行城市集中供暖,则必须另外投入大笔资金对南方楼宇、既有的建筑结构进行大面积改造。两项投资及改造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姚晔说。

  即便投资与改造能够顺利完成,也并不意味着就能取得和北方地区一样的效果, “南方多雨,且潮湿,空气导热系数比北方大,如果采取北方大面积长距离集中供暖的方式,那么热量在管道传输的过程中会造成比较大的耗损,导致热能的浪费。”姚晔同时认为,与北方相比,南方供暖时间短,设备建成后使用率低,将造成设备浪费,增加年运行费用。 “而且对于南方居民而言,已经习惯冬季的湿冷气候,如果突然增加集中供暖,可能导致居民身体的不适应。”

  专家:南方制热用空调最好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姚晔认为南方采取空调以及地暖进行供暖更为可行。 “由于地暖工程需要一块较大的空地进行打井、埋管,这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而言,推广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备选的方案里,前者是比较适宜的选择。 “政府可以每年在固定的月份给居民提供一定额度的电费补贴,这比投入大量成本进行集中供暖设备搭建以及大面积楼宇建筑结构改造更具有可行性。”姚晔说。

  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益群支持在南方集中供暖,不过他建议在城市内采取部分试点、逐步推行的方式而不是迅速全面推广。他认为,如果立即全面推行,工程量太大;而且确实存在用户使用意愿不一致的问题。如果在某些小区或某几栋楼宇的范围内试行起来,实践证明效果好、用户也能广泛接受之后,再扩大使用范围,是比较实际的。

  对于有人提出在南方城市大规模建设集中供暖设备会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过大,他表示,参照自来水、燃气等市政工程的模式,集中供暖也带有公益性质,因而由政府承担一部分基础设备建设的费用是比较合理的;在上述逐步推行的模式下,政府的投入也不会难以接受。

(责任编辑:news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两会要闻

温家宝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详细]

两会热点

2012全国两会期间,改革、反腐等热点问题被热烈讨论,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不少提案议案。两会闭幕后,这些建议又将往何处去?[详细]

两会调查

热点调查:房价问题北上广三地居民普遍认可限购令控制房价的作用…[详细]
热点调查:幸福感你心目中谁是最幸福的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呢…[详细]
热点调查:2012年通胀47.4%的受访居民认为2012年通货形势将继续恶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