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乐毅 通讯员春生 晏彪 石菌
尽管忙着做毕业设计,王越还会时不时到实验室去看一下他的“老朋友”一辆他自主设计的半成品“跑车”。它见证了这个武汉工业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如何从一个青涩学子成长为一个拿到39万元年薪offer(录用书)的青年才俊。
他是求职高手:凭震后救援设计进名企
“我能获得这个公司的offer,还得益于我在汶川地震当志愿者的经历。”王越说,他曾于2008年暑假去汶川灾区当志愿者,亲眼目睹了伤者在汽车内颠簸的痛苦,于是萌发了设计安全平稳运送灾后危重伤员的工具。回校后,他着手设计救援减震舱,该发明一举获得次年的湖北省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去年12月,王越获得了日本某知名企业(应本人要求隐去公司名称)的面试通知。
当时参加两次面试的共有50多人,学位最高的是一位名校有留学背景的博士,其他的都是硕士,只有王越是本科生。日本考官偶然聊起地震中减震的问题,王越的震后救援减震舱的设计理念一下子打动了面试官。最后,王越和其他10名面试者获得了该公司的offer。记者昨在这份日本公司总部人事部签字的就业协议上看到,王越应聘的岗位为技术工程师,年薪为511.8万日元,约折合人民币39万元。
他是个性学生:为学机械放弃王牌专业
今年21岁的小伙王越,成长于一个满地都是螺丝、焊条的环境。他的爷爷曾是胜利油田的八级钳工,爸爸当过车工和技术员。王越从小就爱拿着爸爸的工具玩耍,他的双手上,至今还留有小时玩电焊机被灼伤的疤痕。
或许遗传了父辈的“机械基因”,自12岁开始,从玩具小车出故障到家里热水器花洒不出水,王越都是自己动手解决。
考大学时,王越上的是有学校王牌专业之称的食品专业。但大二时,他执意转到了与机械沾边的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
他是机械狂人:从生活费中省钱造汽车
之后,王越开始对学生方程式FSAE比赛感兴趣,这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为此,王越说服学校领导,成立了武汉工业学院第一个汽车协会。他从每月家里给的1000元生活费中,省吃俭用地把钱投入到制造汽车,但这点钱远远不够,目前这辆车还是一辆不能跑的“跑车”。
虽然如此,但制造这辆车的过程让王越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一个机械狂人。“他经常会熬到深夜一二点才回寝室睡。”室友张君说,大二那段时间,王越每天都泡在实验室“与车共舞”。武汉工业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分团委副书记潘杰说,“王越对机械的执著,带动了很多人,也打动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