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预付消费”在中国的商业活动中已成为热点消费方式。采用会员制的多为服务娱乐性行业,大到商会、球会,小到美容健身、洗车、沐足、水站等。今年3·15,预付卡消费也是投诉热点。对消费者来说,办理预付卡似乎意味着“VIP服务”以及更多的优惠折扣。对商家来说,预付卡消费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绑住”消费者,更能在短时间内为商家募集大量资金,这让不少商家趋之若鹜。不过,预付卡也存在很多弊端,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卡后,面临一定的风险。近日,市民陈女士就遭遇了预付卡陷阱。
事件
人去楼空,卡内余额该谁埋单
2011年6月份,南开区王顶堤林苑道上新开了一家美发店“康美发业”,陈女士决定试试看。第一次体验,陈女士觉得那里的服务挺到位,美发师的手艺也不错。当时剪完发,就有店员向她推销会员卡,“只要办一张1000元的卡,剪染烫都是五折。”在店员的劝说下,陈女士心动了。“我一想,美发店就在家门口,规模也挺大,便办了会员卡。”此后的一段时间,陈女士常到该店剪发、烫发、焗油等。
陈女士以为找到了心仪的美发店,又便宜又好。“今年3月初,我想去做个头发护理。”却发现这家店已是人去楼空。“我只消费了两三次,1000元的卡,里面还剩下600元,这钱我该去哪儿要?”陈女士很气愤。
探访
美发店门口贴“出租”广告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康美发业”,发现店大门紧闭,门口贴着“出租”广告。透过玻璃窗看到,美发店里的设备、空调等都还在,但地上全是垃圾。据附近的一商家介绍,美发店春节后开了几天,后来就关张了。此后,不少消费者前来“讨债”,但都无果。
记者在门前了解情况时,一位大娘上前问:“你是不是在这家店买卡了?”随后指着旁边的一个布店,说:“那里有个本,上面登记的都是买卡上当的人。听说是有处理办法了,快去登个记吧。”在布店,记者果真发现了记着人名、电话和卡内余额的本。“这是房主放在我这儿的。”布店的老板说。
房主
为这事儿已搭了2万元
不久,房主闻讯赶到布店,了解情况后,房主说:“其实我也是个受害者,为这事儿自己已搭进去2万元钱。”
房主称,由于店老板消失,很多消费者都来找他要钱。一时间,让年过半百的他成了这件事的“责任人”。“美发店的人只交了房租,电费、水费、煤气费等都没交。”
据房主介绍,这家店是三个天津小伙和外地人合伙开的。“几个天津小伙子也没什么经验,被合伙的外地人骗了。外地人携款‘失踪’了,三个小伙儿当时就傻了眼。”由于来“要债”的人太多,房主怕出现问题,还在店面门口装了摄像头。“希望事情赶快解决,我这儿才能消停,店面才能租出去。”房主无奈地说。
业内
“卡你没商量”层出不穷
据业内人士介绍,预付消费卡“卡你没商量”的事层出不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强制消费;二是改变服务内容、提高使用门槛,限制预付卡使用或要求消费者多支付费用。三是办卡易、退钱难;四是消费卡“短命夭折”,导致消费者上门消费面对“人走楼空”的尴尬境地;五是霸王条款转嫁责任。如,恕不退、不换、遗失不补、商家保留最终解释权等。
工商
已经介入调查此事
目前,南开工商局已经介入调查此事,正在积极处理中。
据悉,今年市工商局出台了《关于加强预付卡消费侵权问题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将对预付卡消费进行摸底调查,依托“网格化”监管,逐户了解预付卡经营者基本情况,建立预付卡经营台账,详细记录商家的经营信息;制定并推广合同示范文本,指导签订合同,约定商家和消费者双方权利义务。此外,根据预付卡经营者经营情况,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对恶意侵权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和负责人降低信用等级,实施重点监控,直至列入黑名单,并在信用分类监管系统予以提示警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