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东莞三年发生“医闹”118宗,年赔付费用过千万元
羊城晚报东莞讯 记者文聪报道:记者近日获悉,过去三年东莞共发生医患纠纷755宗,其中属于“医闹”的达118宗。东莞市政府上月曾出台政策,允许医院装备钢叉、催泪喷雾剂,对于这一被网友驳斥的做法,东莞卫生局明确表示“赞成”。
在今年的东莞市“两会”上,东莞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还曾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东莞的医院用在摆平‘医闹’上的钱,平均每年就超过1000万元,这还是保守估计。”而就在上月,45岁的男子万某在东莞某医院死亡,家属认为,万某的死源于医生救治过程中出现重大过错,医院应该负全部责任,向参与救治的12名医务人员索赔共计800万元,同时要求医院负担全部的善后费用,并在医院的门诊大厅撒纸钱,一度引发众多的市民围观。
“医闹”的出现,让东莞市政府不能淡定了,在上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莞市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表示,“医院保卫室可适当配备短棍、长棍(可制成渔叉状)、催泪喷雾剂等带有攻击性的装备以及防刺背心等,以供危急情况下使用”;“其中头盔、盾牌、防割手套、强光手电、对讲机等防护装备要求做到每一班的保卫人员不少于人手一件”。
该文件经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引发了强烈讨论,其中以反对声居多。
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东莞市卫生局对此是持什么态度呢?昨日,该局有关负责人坦言,“我们对于这个文件是赞成的。出台这个文件是基于一个背景去年‘8·16’长安医院事件,一名男子先后将该院两名医生砍伤,造成一死一伤,所以有必要对医院的正常秩序采取一些措施。这样一来可以保护其他患者来医院就诊的安全,其次也可以给医生一个安全工作环境”。
据了解,2009年东莞有关部门就有成立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的建议。该中心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代表政府依法调处医患纠纷。
但东莞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人周子权解释:“我们不希望这个调解机构设在卫生局下面。”现在处理医疗纠纷主要有三条合法途径,分别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卫生行政机关调解和人民法院诉讼。“这是因为在卫生部门调解时,很多患者和群众都质疑我们的公正性,觉得我们是管医院的,跟医院存在着‘父子’关系。”
文聪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