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师生在校门口为放学的师生行鞠躬礼王帅摄
上了前,学生给老师行鞠躬礼王帅摄
校园内,师生相遇互行鞠躬礼王帅摄
中新网漯河3月19日电(记者 门杰丹 王帅)师生校门口行鞠躬礼迎送,上课前后行鞠躬礼,师生相遇互行鞠躬礼,在河南省漯河市一中学,行鞠躬礼成了校园内的一道风景,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也招来作秀的质疑。3月19日,校方向记者坦言,学校推行的是以礼治校的措施,三年多来行鞠躬礼已经成为习惯,旨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如果硬要说是作秀的话,那么师生已经习惯了这样作秀。
采访中,记者在漯河十五中校看到,上下学时间校门开启,有4名胳膊上戴着“值日”红袖章的老师6名身着校服的学生列队校门两侧,向经过校门的师生们行鞠躬礼,进出的师生还以鞠躬礼,行礼是认真的,没有打闹笑骂的场面。据观察,学生每堂课前后,起立坐下时也要给老师行鞠躬礼,并且在校园内,学生遇到老师,都要弯腰行礼,老师也会认真还礼。可以说,谦谦师生4个字在这个学校内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是学校推行德育的一个具体表现。”学校校长王郑生告诉记者,学校的生源基础非常差,都是被重点初中录取剩下的学生,他们学习基础差,素质相对低点,打架斗殴时有发生。
再者学校位于城郊交界处,有很多留守儿童,难管理,很多老师都头疼。为了寻求突破,经过多方调查和反复研究,学校推出了以礼治校的措施,把忠孝确定为校训。“给师生讲忠孝的道理,让孩子知道好好学习就是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同时也让老师认识到,教好课就是尽到责任,就是尽忠。”
据了解,这种“忠孝”教育推行3年来,学生由不习惯到慢慢适应,到最后竟然变成了一种习惯,学校风气及学生面貌也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李铭老师告诉记者:“自从我们学校进行礼仪教育、道德教育以来,学生的素质提高了,上课的时候也认真听话了,特别是说脏话的少了,变得文明了,懂事了。”
据介绍,学校还开设了阅读课,让学生们阅读背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让学生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该校以礼治校,尤其是师生在学校门口深鞠躬行礼,引起社会很大反响,大部分市民和家长都理解,认为是好事,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学生良好品德,他们或多或少地从学生的表现上感受到了这种教育带来的变化。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这是作秀,搞花架子,花费精力和时间用在经典诵读和礼仪施教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从科学的角度讲,一个习惯的养成,一般情况需要90天时间,而我们到目前已经坚持3年多了,已经成为习惯了,而且这样的习惯已经给师生带来可喜变化。部分师生从前不想行鞠躬礼,现在看到我们这样做,有这么好的效果,也就自觉自愿的去做了。这怎么能是一种作秀呢?如果说是在作秀话,师生已经习惯了这样作秀。”对于质疑,校长王郑生自有说法。他说:“我们的这种举止,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基础的,以礼治校,忠孝立校,这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是能够找到答案,老祖宗就是这样做的,只不过是后人没有把它坚持好而已,现在我们只不过是把他重新捡起来,继续往下做而已,这怎么能叫作秀呢?”
校方表示,他们会坚持把道德教育办下去,让孩子们在可塑性很强的时候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教育事半功倍。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