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地人到香港呆上几天,“购物天堂”是一个深刻感受,另一个难忘的感受就是“弹丸之地”的香港,交通却十分顺畅。“不堵车是交通最大的人性化。”香港人如是说。
九成市民公共交通出行
香港总面积1070平方公里,80%以上都是山地,总人口超过700万,根据香港政府2010年年报,香港公路全长2076公里。2011年,香港私家车加上政府车辆以及其他公共交通车辆,共计630281辆。计算起来,人均道路不足0.3米,每公里道路承载车辆数高达303辆。
所以,毫无疑问,香港的人口和车辆密度均居世界城市前列。
可是,在香港,即使在高峰时段,香港也一般不会大堵车;即使在繁华的商业中心,交通也秩序井然;在香港,很少见到四车道以上的马路,大部分公路都只是两车道,大多数都是单行线,香港道路虽窄,层次分明,空中交通非常发达,双层路、回转线、高架桥比比皆是。
香港交通为何绝大部分时间保持畅通?首先,这与市民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根据香港运输署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香港约有九成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其比例为全世界第一。
香港运输署统计显示:2010年年底,香港平均每天公共交通乘客人数为1160万人次。其中,铁路每日载客量占公共运输总载客量约36%;其他陆路交通工具主要包括专营巴士、公共小型巴士、的士和非专营的居民巴士等,占公共交通总客运量的60%。香港巴士由大地产商控制。九巴的背后是新鸿基,城巴、新巴的背后是新世界。地产商负责专营巴士就是为了使公共交通配套和自己的住宅、商业物业结合起来。为了争夺客源,打折优惠活动不断,受益的是市民。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铁路交通系统很发达,路线全长约240公里,由地铁、轻铁、机场快线等行车网络构成,总共152个站点。港铁有13个换乘站,9个可以实现同月台换乘,换乘时间大概只需15秒钟。而且每个地铁站外就是一个公交中心,大量公交线路接驳,市民通常只需要倒一趟巴士就能坐上地铁。香港运输署表示,在未来的交通规划中,铁路依然是政府发展的重中之重。香港将在铁路沿线地区进行密集发展,方便集中在这些地区居住和工作的市民步行至铁路车站。
交通规划可延续性发展
当然,香港交通顺畅,不只是因为有完善而人性化的陆路公共交通、有发达的地铁网络,还因为城市规划做得好。确切地说,香港城市整体运输研究规划最为重要的一项原则就是,任何一块土地的城市建设发展容量都必须以交通容量为上限。香港政府要求“城市规划必须执行可延续性发展的概念”,交通规划可持续规划期限为40年。
举例来说,在香港如果某地的所有交通方式加起来所能容纳的交通流量为每天10万人次,那周边的房产项目设计必须在10万人以内。这与内地一些急于发展房地产、搞大开发大建设的城市在态度上截然不同。
众所周知,香港可供利用的土地面积有限,为了榨取每一块土地的最大利用价值,必然会将城市规划做到最好。与人居密切相关的交通问题,自然是考虑重点。香港政府并不将公共交通作为福利事业,而是将其经营权交给私人公司,地产商往往身兼提供公共交通服务一职,利用公共交通为自己的产业增值,公共交通本身也成为利润增长点。政府则制定条例,规范行为,保证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在各方互相倚重和配合的前提下,香港的公共交通得以良性循环发展。
市民有出行方便的权利
“香港政府与地产商、发展商的关系包含了3个方面:市场、监督和监管。”香港大学城市规划系陈振光说,“在市场化运作中,政府首先充当监督者的角色,以保证公平交易,发挥适当的监督角色;而‘监管’这个词的意思比‘监督’更严肃和有力,描述政府更为强势的监管行为。三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为了治理堵车,香港运输署除了鼓励市民利用公共交通,打造铁路网为主、公交线为辅的生活圈、交通基础建设长远规划外,还通过财政措施控制汽车增长,灵活适时的交通管制等。“一个正常社会的市民,必须拥有出行的权利和方便。而政府的责任就是保证每一个市民生活都能维持一定的水准。在交通问题上,香港政府近年来做到了这一点。”香港交通规划专家黄良会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