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3月23日讯 (潇湘晨报记者 文乃斐)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人不大劳、牛不饮食”,据说启动机关就能自动行走,这个在崎岖栈道运送军粮的古代机器人,可惜没有流存下来。传说中的木牛流马神秘莫测,后人诸多猜测并尝试复原。
最近,家住长沙荷叶塘社区的居民王兆平通过企业QQ800096360向本报报料,他花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按比例自制了一台缩小版的木牛流马。而记者发现,近年来,全国各地甚至国外都有人声称对其进行了复原,甚至在淘宝上,也有玩具卖,但真正的木牛流马到底什么样,怎样才算是完全的复原呢?
这个木牛流马有点像独轮车
王兆平今年59岁,家住荷叶塘社区,在他家中,记者见到了他制作出来的“木牛流马”。从外表看,这个木制的设备,有点类似于运送货物的独轮车,在车前部则有牛头的样式。当王兆平把两袋小沙包往车上一放,开始推着小车,模拟推军粮的时候,车子前面的牛头还会不停地上下晃动,像小牛在跑动。
王兆平说,他是按照《亮集》(注:即《诸葛亮集》)里木牛流马的做法来做的,按照1厘米为实物2寸的比例缩小(1寸=3.33厘米),整套装置包括牛足、前后四角、后足、前杠等,全部按书中介绍进行还原,“其实做出来就是和独轮车很像,只是多了一个刹车装置,因为在四川山路崎岖,必须有刹车装置。”
至于这个木牛流马的作用,他称,主要是当年诸葛亮在四川的山路上运送粮草的,图的就是省力,而这种设备能使1个人顶3个人用,“比如只能推100斤的话,用这个车,能推300斤。”
为制作这辆车,他研究了二三十年
为了做这个木牛流马,王兆平说,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产生强烈兴趣了。他对着文字资料反复地看,一直在琢磨这玩意儿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每天都琢磨这个,一开始家人也不理解,后来也习惯了。”
直到三年前的一天,他突然想到,各个版本对于这段文字断句都不一样,“汉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的文章都是编者按本人的理解添加的,是不是重新断句,才能真实反映复原后木牛流马的原型?”他便每天研读,开始按实物操作进行断句,最终画了上百张图纸,反复推敲。本来不会木工活的他每天切割木头,坚持研究,最终制成模型。
模型很小,很难检验出到底是不是省力,但王兆平告诉记者,他自己纯粹是兴趣爱好,如果有条件、有场地,他也会按原型大小制作。不过,他拒绝公布图纸,“我研究了二三十年,如果你要问我,我可以一条一条和你讲解,但没必要公布图纸,研究了这么多年的东西都在里面。”
[专家说法]
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难以认定
那这么多的木牛流马,到底哪个才是诸葛亮书里讲的呢?昨天,记者采访了机械领域及历史领域的多名专家,均表示难以回答。
中南大学机械制造系教师韩奉林说,木牛流马在当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确难以认定。首先,发明的结构和目的就难以查清,“比如它到底是有动力的还是无动力的?如果是无动力的,就类似于永动机,这不可能存在,如果是有动力的,它到底是用于山体行走还是怎样,具体原理都无法弄清。”同时从机械领域来看,更是无法判断,因为机械类最直接的就是图纸,只有图纸才能判定,“虽然关于木牛流马,书籍上有文字解释,但文字无法精确说明,就好比你和一群没见过汽车的人来谈论汽车是什么样子,你可能会说一个铁盒子,四个小轮子,但不同的人还是会造出不同的东西,因为这无法进行最精确的描述。”
古谜吸引着很多探谜人。然而,探谜的结果是古谜本身的真实性首先被怀疑,大多数研究者、考古者都认为,所谓木牛流马并不是什么造物奇观,而是传说的神化和记载者的夸张与误会。
[热线讨论]
“木牛流马”谜题,谁能解开?有人认为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被人们传得太神了,也许并不存在这么强大的功能,也有人认为,普通人这种对科技的执着精神很值得鼓励,你对此怎么看?如果你也有自己制作的“木牛流马”,不妨拨打本报热线96360告诉我们,我们一起来探讨千古谜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