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3月24日电(记者余嘉熙 通讯员段超) 穿着统一制服、拿着工作证却屡遭饭店集体抵制,无证的私人收油队恣意收购这是河南郑州侨联生物能源公司在处理地沟油时遭遇的尴尬。
针对郑州一些小作坊利用餐厨废弃物非法提炼地沟油的乱象,河南去年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明确要求各娱乐、餐饮、住宿以及机关、院校等单位应当单独收集、存放本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并委托取得服务许可证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运送到指定的处理场所,郑州去年也发放了首张“郑州市城市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许可证”,希望借此防止地沟油重回餐桌。
“根据要求,我们成立了一支70人的收油队,穿着统一服装,拿着工作证,每个队员都划定收集范围,收到的油要全部送到生物柴油厂,但效果很不理想。” 持证单位郑州侨联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餐厨垃圾进入生物柴油厂后利润低,所以目前不可能拿出钱来收购。因此,非法收油队的高收购价受到饭店欢迎,而自己这种“正规军”遭到集体抵制。
“反正都是给,谁给钱我就给谁。”郑州市西四环附近一家餐馆的王经理说,自己开的小饭店,平时油垢都是附近的收油队来处理,“一般都是大晚上来的,少了也有两三大桶。很多人说是喂猪用的,具体干啥了我们也不关心,只要给钱就行。”
像这家饭店一样,在郑州,私人上门付费收泔水已成为一个公开的地下产业,大部分饭店的泔水都有固定私人收油队承包并定期收取,承包费则根据泔水质量,从每吨3000元到7000元不等,附加条件是收油队负责每天把后厨打扫干净。
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饭店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并不知晓,依然习惯于把泔水油当做商品售卖。调查数据显示,郑州全市的饭店食堂达12000家以上,每年能产生3万吨以上的泔水,而这些后厨垃圾中的95%都被私人买走,甚至由此形成一个以泔水为中心,分工明确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饭店“生产”并出售泔水,散户靠运送泔水谋生,加工厂购买泔水油并加工成劣质食用油,市场上这些油被二次售卖。
“在利益驱动下,简单通过成立正规收油队解决‘地沟油’问题并不现实。”郑州大学教授任保增说,除了加强监管外,他建议可以引入市场化手段,如给予适当补贴,以便正规收油队能对饭店进行适度补偿。目前郑州正在制定措施,督促餐饮企业把地沟油交给正规企业处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