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的方宝坤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个"同桌",她在结识了生命中第一批"同窗",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社区记者 孙为仁 摄
一辈子没上过学堂,92岁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个“同桌”,如今老人的梦终于在社区科普大学里实现了!
她每次上课都带着70岁的儿子当“书童”,还结识了第一批“同窗”,在老师和同学手把手的帮助下,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方宝坤老人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大院里年纪最长的“小学生”!
在沈阳市铁西区笃工街道人民里社区的教室里,有这样一位满头银发的学生已经92岁高龄的方宝坤。方老年轻时没机会读书,看见别人都有同学,心里十分羡慕。老人上班时每个月只有38元钱工资,退休后一个月才20元退休金,上学成了一种奢侈。
2004年,人民里社区成立了老年科普大学,可以让居民免费学习,方老的学生梦终于圆了。
方宝坤老人坚持每周来上课,风雨无阻,从不迟到早退。八年间,她总是背着一只泛旧的军绿色帆布挎包,铁制文具盒和田字格本摆得整整齐齐,上课时精神格外饱满。 用老人自己的话说,“我一辈子没上过学,不识字,终于有机会进教室学习,有老师教,还有了同桌,这可是我一辈子的梦想啊! ”
老人的“同桌”总在不停地更换,大半年下来,几乎全班每一个学员都当过她的“同桌”。方老从最基本的笔画学起,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写得十分认真。在10几个“同桌”手把手的帮助下,老人第一次写出了自己的名字。她把那生涩的“方宝坤”三个字贴在课堂笔记的第一页,不时就要翻出来看看。
起初上课时,抄写课堂笔记很让方宝坤老人头疼,于是她每次上课都叫上70岁的儿子。儿子一边为母亲当“书童”、抄笔记,一边自己也在科普大学学习文化知识,和母亲共同进步。
若是老人的儿子不在,就让同班同学代为抄写,老人就从认识简单的字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整理笔记,从未间断过。 老人每周乘公交车20多分钟来到课堂,每次都是早早的到,生怕自己迟到耽误了课程。
虽然科普大学不布置家庭作业,但老人每次上完课都会把笔记认真背诵好几遍,老师和同学都对她竖起大拇指:“她是年纪最大,但却最刻苦的‘小学生’,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上课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认真,比年轻人更有毅力,真让人佩服! ”
首席记者 兰晓玉 社区记者 孙为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