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端端的车子不用,停放在办公楼下日晒雨淋了两年,浪费了真可惜。”近日,有网友反映四川达县计生局将一辆看起来很新的依维柯停着不用,如今都快放烂了。计生局回应称因耗费大养不起,但因未到年限,县国资委没有批准报废,所以只能等到报废年限再申请报废。
这年头,买了车是不是就一定能开得起,的确需要打个问号。某种程度上,相比为了面子而硬着头皮去死扛“养车”的成本压力,选择更为经济的出行方式,其实未尝不是明智之选。从这个角度来看,达县计生局的公车因为“耗费大养不起”而停放两年等报废,要说也不乏量入为出的理性,至少总比把公务经费不计成本地用于公车开支强。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买得起车,养不起车”的尴尬,看来并不仅仅让普通家庭纠结,就连公务部门也颇感“养车”吃力。正如家庭迫于油价、停车费的压力,往往不得不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率,被“耗费大养不起”而逼停的公车,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没准还能倒逼出公众冀望已久的公车改革来。
不过,车说白了其实就是个代步工具,既然如此,买车当然是为了满足交通出行之需,而不是当做摆设。如此看来,明明有车却不开,甚至还停在那儿等报废,显然并不合逻辑,甚至多少让人觉得不可理喻。从这个角度来看,公车养不起了,能够想到节流,或许也可算作清醒和明智。然而,对于公务开支而言,既然有着严谨预算,而且相关预算还要通过审议才能通过,按理来说,公务开销本该做到事前有数,而不应该先花着再说,当公车多得养不起了,才不得不停开——这是不是暴露出财政管理与控制的无序与混乱呢?
不仅如此,当公车的配置更多是根据行政级别,甚至只是为满足官员之需而非公务之需,对于公车的使用频率、日常开销,缺乏起码的限制和规范时,国内公车的使用频率之高,其实注定了公车的日常耗费巨大。既然开公车的,并不用为其耗费埋单,则更是连家庭用车起码的成本算计也都付之阙如。如此公车“养不起”,也就并不意外。
基于上述视点,当公车等到“养不起”才不得不停开,其实多少有些“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味道。而对于公务部门而言,既然公车可以因“耗费大养不起”而停开甚至提前报废,那么,当初公车的采购究竟是否建立在公务必须的基础上,恐怕更需被打个问号。而现实中,公车的提前报废,恐怕更多缘于公车采购本身的失控。既然公车数量早已多过公务之需,公车的更新换代更是太过频繁,缺乏起码的节制,如此背景下,公车遭遇“喜新厌旧”也就并不意外,“英年早夭”更是命中注定了。
吴 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