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内被各种动物标本吸引,发出一阵欢呼声。本报记者 吴镝摄 |
一片乱石中,雪豹龇着獠牙扑倒一只北山羊,洋洋得意;一旁山洞口,猞猁伺机而动,准备分羹;远处的非洲小象丝毫没感到危险,仍与同伴嬉闹……
昨天,这些原本不应出现在同一地区的“动物”,同时出现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参加首届中国动物标本大赛。在这场有近200件“动物标本”参加的“选美比赛”中,一匹北京制造的棕色赛马标本夺得一等奖。
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令观众啧啧赞叹,但制作精良的动物标本却难掩我国动物标本来源奇缺、人才匮乏的尴尬。
动物标本越大越难造
展厅里,获得大赛头奖的棕色赛马抬头眺望远方,皮肤上凸起的血管、细密的纹路以及脊背的骨骼十分逼真,如果不是始终静静保持一个姿势,没人能看出那不是活物。
“这匹马是这次比赛中惟一获全票通过的作品,其制作工艺难度很大。”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委会主任,北京动物园标本制作师肖方透露,体积越大的动物在制作时越难控制,除标本本身的生态结构特征,制作者还要结合力学找准重心。此外,马又是常见的动物,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已经定格,稍有瑕疵会特别显眼。
不仅大的难造,越小的动物标本制作难度也越大。所有参赛作品里,个头最小的要数一只4厘米高的小老鼠。专家在评审时甚至要用放大镜去观察。别看它小,做起来一点不省力。“小老鼠的皮毛、内脏、骨骼处理起来,一步也不能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狗毛也能扯虎皮
本次大赛一等奖作品中还有一只仿真虎,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斑斓的虎皮,竟然是用狗毛制作的。
肖方介绍,这老虎标本并不是用动物自身的皮张制作的,而是由模型假体完成老虎的身体构造,再将狗毛模仿老虎皮毛的纹路,将花纹逐条粘上去的。“这种‘仿真’标本其实是应该鼓励的。”
据介绍,动物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躯体大小、皮肤等都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制作。传统工艺都是从剥皮开始,然后做假体填充,把皮覆盖在假体上。只有不足一成的标本使用的是塑化的方法,即只取出动物内脏,然后冷冻快干,消毒防腐固定之后再用塑化的工艺来保留动物原本的形态。
尚无国家级标本博物馆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各地各级科研机构、教学单位、博物馆等收藏了约2000万件标本,但国内对各类动物标本的采集、整理、保存、鉴定、描述、制作缺乏规范,更缺乏国家级的行业协会。业内人士也缺乏资源整合、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
“作为生物多样性的大国,我国没有哪个博物馆敢说自己能展示出具有丰富多样性的生物标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汪松说,目前生物标本都是各家做各家的,制作、收藏都很分散。由于缺少综合的展示平台,不少标本都无缘与公众见面。
他建议,我国未来必须要建一个国家级标本博物馆,将动物和植物标本一起收藏。“从古至今,从地理到地质,再由动物到其生存环境,全部都要整合在一起。”
动物标本来源奇缺
汪松也坦言,国家标本博物馆并不好建,主要问题是标本来源奇缺。“这不是搞百货商场,国家标本博物馆不能都展图片吧?”
据介绍,目前动物标本几乎都是用一些动物园里死去的野生动物制作而成,缺乏其他来源。本来一些死亡的野生动物可以用来制作标本,但却往往任其腐烂、浪费。
野生动物走私贸易也是极大的社会问题。在汪松看来,那些罚没来的野生动物尸体,有些皮张原本可以用来制作标本,但却没有利用,甚至直接进了一些人的肚子里。
标本制作后继无人
比起国外动物标本大赛动辄数千件参赛作品的规模,本届大赛只有近200件的作品数量着实“尴尬”。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国内动物标本制造领域后继乏人。
汪松说,这与我国现行的科研体制大有关系。标本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大量野外考察,有一定危险性。目前,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整日待在实验楼里,能够坚持野外考察的人寥寥无几。
即日起至5月27日,本次大赛的参赛动物标本将在国家动物博物馆悉数亮相,广大动物标本爱好者可前往观看。此外,博物馆还将举办面向青少年的昆虫标本采集和制作实践活动。
本报记者 刘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