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董事长:日企为世界贡献企业哲学 茅台何为
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将是经济史上值得关注的重要一段。
在外向型发展模式推动下崛起的亚洲企业,今天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源自北美的金融危机尚未结束,欧债危机导致的经济下滑却在继续发酵。亚洲企业未来的动力何在?亚洲企业在下一个转型周期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回顾亚洲,特别是东亚企业在过去半个世纪崛起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开放、勤奋、严谨、尊重竞争规则、勇于应变的传统,改变增长与发展的模式,坚持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方向,未来的亚洲企业仍能以不同形态、在不同层次焕发活力。
从战后崛起的日本,到昔日的亚洲四小龙,再到今天中国这样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巨变,亚洲企业在过去数十年全球化进程中,分享了一块大蛋糕。亚洲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全球经济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格局,而且为世界贡献了既有亚洲古老文化特征,又有现代市场活力的治理机构。
这一受益的链条,在广袤的亚洲土地上仍在不断延伸。以贵州茅台为例,即使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2011年,其主要经济指标前所未有地创造了50%以上的增长纪录。据初步统计,贵州茅台的利税总额、利润、税金、人均创利税、人均上交税金等指标均居中国白酒行业第一。
在全球经济普遍放缓的背景下看,贵州茅台无疑是一抹亮色:充裕而运转良好的现金流,美誉度不断提升的产品系列,以及因多年深耕而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茅台刚刚实现的上述业绩,是在中国竞争最为激烈、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酒类产业创造的。
今天的贵州茅台,在中国有1845家客户,在境外有57家代理商,营销网络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南部非洲及中国重要口岸的免税市场。在香港机场的免税店,茅台酒往往一上架,即被一购而空。在刚过去的2011年,茅台酒在海外的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
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国际市场上的贵州茅台酒,正受到主流精英阶层的更多关注。在温哥华,一瓶茅台酒的价位已经超过100加币。在世界其他大都会,茅台的价格指数同样在不断走高。
我们在全球的销售系统调查证实,茅台在海外主流消费群中,正在获得更多认可。
很多人好奇,“茅台模式”的核心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一个距离全球经济最发达地带这样遥远的企业,能频频亮相于世界知名媒体的企业排行榜?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时代,传统企业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如果你去贵州茅台参观就会发现,很多车间,比如制曲,仍然保留了大量的人工操作工序。培养一名熟练的制曲工人,至少需要五年以上时间。
贵州茅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设备,但是在很多核心环节,必须采用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工艺。
无论中外,酿酒业向来是劳力支出和时间支出最为密集的行业,同时,这又是坚持传统与面向现代结合最紧密的行业。
我们在这个领域深耕了数十年,见惯了各种风雨起伏。深知在走向世界一流品牌的路途上,需要每一个从业者的耐心和意志。
为什么这样多人喜欢茅台酒?为什么人们愿意把它当做最为珍贵的礼物?茅台的高附加值从何而来?
每一滴茅台酒,从发酵到出厂,至少需要五年时间从高粱种植,到制作酒曲;从发酵酿造,到勾兑调配,再到成品入库储存最好的种子、最好的有机肥料、最好的制曲师、最好的酿酒师、最好的技术人员、最好的监测设备,以及独一无二的微生物环境,环环叠加,“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无论是苹果电脑还是那些制作精良的世界名车,你都能在品质追求上看到类似的情节。做实业的人常有这样的愿望,要做世界上最好的产品。
这是一个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很多亚洲企业在全球市场广受欢迎的原因。
在201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主旨发言中,我曾这样总结,贵州茅台的崛起,是包容式发展的最好例证。
从60年前启动工业化改造时的数十吨年产量,到今天年销售额过270亿元人民币、年产茅台酒30000多吨,贵州茅台的惊人发展,并未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每年,贵州茅台都会拿出相当数额的资金,用于节能减排以及本地的环境治理和保护。至今,紧邻工厂的赤水河仍然是洁净迷人的“美酒河”。
在我的理解中,“包容”不止于此。
在发展悬殊巨大的亚洲,我们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弱小,让社会关注到更多的群体的声音?我们如何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持对商业道德的尊重,以此打造良好、有序的商业环境?我们在总结自身成长经验的同时,又如何保有对不同文化、不同模式的敬重和好奇,让人类的经验获得广泛分享?
人们对这些观点的高度关注,是因为这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企业关心的话题,更是一个涉及社会是否和谐、文化是否多元、民众是否幸福的公共议题。
和很多已经先行走向世界的亚洲企业相比,茅台的世界之路只是刚刚启程。
1975年,我进入贵州茅台酒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时,在中国人心目中已经大名鼎鼎的贵州茅台酒厂,应该算是当年世界上最为封闭的企业之一:工业化程度很低,大部分工序靠人力完成;交通不便,从那里到北京,辗转需要一周时间。
今天,同样往来北京,最快也许不过5个小时。而正在抓紧修建的高速公路,以及尚在论证中的机场项目,其建成使用将会使这里与外界的联络更加通畅。转型期中国的进步和变化,给这里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
茅台身上的变化,不仅体现于交通的改善,更体现在茅台体内的革新。从作坊到工厂,从工厂到公司,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知名品牌到中国的民族精品,这种内在的“变”,才是打造内生性成长的关键。
自第一次参与博鳌亚洲论坛这一盛会至今,贵州茅台已经连续六次参与论坛的讨论。人们希望从这里,能探寻中国企业发展的某种规律,特别是从类似茅台这样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中,来分析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秘密。无数人在为中国的未来预言,当然也包括对茅台这样的企业做趋势分析。
我们同样希望在此获得更多答案。
对于国酒茅台来说,未来这几年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企业影响能否就此跨上一个新台阶,跻身国际一流企业的阵营?企业经济指标能否提升成为真正的“大茅台”,可参与更大舞台上的全面竞争?茅台酒的营销能否走得更远,在全球赢得更广泛的欢迎?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一直在对这一系列问题思考、探讨。深刻分析今天茅台所面临的内外挑战与压力,总结世界大企业既往成长中的经验与教训,没有理由不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这不仅是我们的自我期许,也是很多有理想的亚洲企业所面临的现实拷问。
经济学家更愿意用历史来总结当下。比如,上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崛起时,贡献的不仅是质量精良的产品,更为世界贡献了一种带东方式智慧的管理模式和企业哲学。
中国企业走到今天,显然也要面临这样的质询:除了产品,还能贡献什么?
所以,我们有理由为茅台人感到欣喜。因为他们所表达的,不仅是推广产品的愿望,也有对发展的思考,更有对责任的强调。这样一个纯粹的、带有厚重中国文化的产品,是否能在更广阔的世界赢得更广泛的尊重?
所有关注她的人们,可以共同思考怎样更好地为这样好的中国品牌以鼓励,让她在全球的影响走得更远?
与诸多世界企业巨头相比,中国的企业只能算是刚刚步入青春期。在这个规则已然被制定的全球商业圈,作为后来者的中国企业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赢得更好的成长环境。茅台在博鳌的亮相,只是众多渴望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的代表。
与诸多世界企业巨头相比,今天中国企业的成长,更需要包容。这种包容,是对商业秩序的呼唤,也是对正面鼓励的期许。
的确,世界的舞台上,需要听到更多中国企业的声音。希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从中国企业呈现的新形象上,能感受到善意、温暖与信赖。
(作者系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