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武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市长研讨班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9日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文化部举办了第一批创建示范区市长研讨班,邀请各创建示范区城市主管领导围绕如何抓好创建工作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文化部党组对这次研讨班高度重视,把这次研讨班作为春节之后两会之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布置;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进行了认真准备,全力做好内容设计、组织协调和后勤服务工作,力求把这次研讨班办成一次主题明确、方式创新、富有成效的研讨班。在此,我谨代表文化部党组,向给予创建示范区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市领导和长期以来关注、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以研讨班的形式,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这在文化部工作层面上还是第一次。研讨班虽然仅仅2天时间,但内容丰富、活动紧凑,既有专家们就示范区创建、督查、验收目标任务、方式方法和指标标准的讲解、介绍,也有对创建示范区推进工作的案例分析,还安排了分组交流和讨论。刚才,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陈刚同志代表朝阳区作了很好的发言,朝阳区的创建工作充分体现了党政领导重视程度高、政府投入力度大、时间表和路线图清楚、创建效果好的特点,充分反映了朝阳区委区政府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文化自觉,请各地在深入推进创建工作中借鉴他们的经验。我们也希望各位市领导在研讨和交流过程中,把本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创建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留下来,就遇到的问题、难题进行交流,求得破解的办法,并对下一步深入抓好创建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下面,我结合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就创建示范区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深刻认识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文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党又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门讨论文化的改革发展问题,第一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就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使之成为全党的意志,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回答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具有历史性、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热切期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团结奋进,克难攻坚,开创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崭新局面。文化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取得决定性进展;文化艺术产品创作生产的示范性、导向性更加明显,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逐步迈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对外文化交流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是长期积累、不断实践的结果。十七大以来,我们越来越体会到,经过多年努力,文化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从文化发展的环境来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热切关注前所未有,老百姓对文化发展繁荣的热情期盼前所未有。从文化工作本身来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把握了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文化建设发展的规律,文化发展的方针更加明确、更加科学,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正确,顶层设计合理,改革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初步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整个文化队伍的精神面貌也更加团结进取、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可以说,目前文化建设天时地利人和,种种有利条件正在汇聚,我们没有理由不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提出文化强国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六个方面的阶段性目标。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逐步积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领域最重要的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这次全会的主题、主线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的“三加快一加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作为地方主管文化工作的领导,我们要准确把握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大好形势,深刻认识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充分利用好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在文化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进一步增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些年,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文化改革发展的现实路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从文化的双重属性、双重功能出发,确立了“一手抓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振兴经营性文化产业”这一“双轮驱动”的改革发展路径。这一战略思想不仅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关于在文化建设中能不能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的问题,而且清楚地界定了在文化建设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这是文化体制改革能够平稳、顺利推进的根本原因。形成这一战略思想,是我们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特定环境条件、特殊国情,把握了文化发展的规律。我们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基础之上的,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社会主义,这决定我们文化建设的方向,一个是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我们的文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初步完善的环境中进行,文化与市场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是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环境;我们的文化建设又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在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的,各国的相互依存空前紧密,各种思潮、文明、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前所未有,这与我们过去在封闭条件下进行文化建设也完全不同,我们要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我们的文化建设又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基础上进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历史上经过多次的变化,终于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要解决如何对待历史文化的问题。当前还有一些重要因素,但就宏观上来讲,上述四个条件是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基本方针以及各项政策。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探索、试点,逐步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丰富内涵,在六中全会《决定》中得到深刻的阐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全局中,构建一个覆盖城乡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支点,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向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以及制度体系的总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维护文化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文化改革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性工作,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首要任务。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摆上了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要做好的“三加快一加强”四项重要工作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李长春同志在视察文化部工作时指出,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项工作针对十三亿人,具有普惠性质,是当前文化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文化部党组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部首要的工作,多次强调,政府文化部门第一位的责任,就是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努力,“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和农民工文化建设、实施“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学发展。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进入了整体推进、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的新阶段。但也要清醒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相比,与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还比较滞后,还存在诸多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特别是政府主导的自觉意识不强;一些地方存在着“等、靠、要”问题,对公共文化设施没有落实“建好、管好、用好”的责任,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经费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没有发挥出整体效益,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进程和整体成效。 为强化地方政府的主导责任,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提供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文化部与财政部实施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将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东、中、西部创建一批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创建工作以地级市为单位,用6年时间分3个创建周期创建90个左右的示范区,覆盖、带动全国1/3以上的市县,以此为抓手,整体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有31个地市获得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47个地市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中央财政按照每个示范区东部400万元、中部800万元、西部1200万元,每个示范项目东部50万元、中部100万元、西部150万元的标准,对创建工作予以补助和奖励。这项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表明这项工作已经由文化系统的部门行为上升为全党全国的战略决策。
自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文化部、财政部将其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文化部在部署2011年和2012年工作中,明确要求大力推进创建工作,并对创建示范区的申报评审、过程管理、新闻宣传和督查验收做出具体安排。2011年文化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过程管理的有关规定》,从建立领导机制、加强经费管理和新闻宣传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2011年,文化部分别在北京、青岛、贵阳、上海召开了5次全国性工作会议,举办了2期专题培训班,具体指导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计划,今年3月到4月,文化部、财政部还将组织16个督查组,结合免费开放督查,对各创建示范区工作进行督导,重点检查各地创建规划落实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指导各地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在省文化、财政部门的指导下,一些地方特别是创建示范区,将创建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规划设计,增加经费投入,加大设施建设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在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31个创建示范区大多数都以当地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了《创建规划》,制定了《制度设计研究工作方案》。29个城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十几个城市设立了示范区创建专项资金。江苏、浙江等省还结合本省实际,开展了本省的示范区创建工作。但是,也有一些创建示范区对创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申报轻创建、有规划无落实、经费管理不到位、制度设计与创建示范区没有紧密结合、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等问题,创建工作进展缓慢,制约创建工作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将影响创建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本目的是研究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为同类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示范,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利于整合、集成“十一五”时期建设成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履行政府的统筹职责;有利于更好地解决经费投入、队伍建设、机制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把这项工作组织好、落实好。
三、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力完成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各项目标任务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到今年适逢地方政府换届,不少创建示范区分管文化的市领导刚刚履新。无论是新领导还是原来就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同志,对创建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心,新年伊始就对创建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具体部署,创建工作一如既往不松劲,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局面。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周期为两年,现在距离最后的验收环节还有一年左右时间,如期圆满完成创建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在创建工作中的职责,把创建任务落到实处。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设计,是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各创建城市党委、政府对文化部、财政部、当地省人民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因此,示范区创建工作必须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示范区党委、政府是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负有全盘指挥和统筹指导创建工作的重要责任。作为分管文化工作的市领导,要抓紧熟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的政策要求,熟悉本地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部署,尽快进入领导角色,对关系创建工作的重大工作要亲自安排部署、重大项目亲自督查督办、重要问题亲自研究解决、重要环节亲自沟通协调。文化部门要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下,通过多部门联动和政策配套,推动资源集聚,形成合力,使创建规划和方案落到实处,确保创建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是创建示范区要率先建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在区域乃至全国的龙头、示范作用。各创建示范区代表本省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承担着为本省乃至全国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创新模式的重要责任。各创建示范区必须严格对照创建标准和本地制定的创建规划,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方面加大建设力度,确保在创建周期内全面实现创建目标,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同时,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着力找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路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以及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机制。东部示范区要具有国际视野,力争成为展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就、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区域;中西部示范区要在达到创建标准的同时,向更高标准迈进。尤其要注重四个环节。一是要认识到位,这是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和任务。二是要投入到位,充分体现“政府主导,财政保障”这一基本特性,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关于财政投入的要求。三是要搞好顶层设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搞清政府、社会的不同责任,从便民、利民、惠民的角度设计体制、机制、体系,同时又要立足国情实际,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有特色。四是要抓好落实。无论是硬件建设,即设施、工程、项目等,还是软件建设,即内容、管理、服务、导向等,都要在科学规划后抓好落实,不能停留在文件中、会议里和挂在墙上。
三是加强制度设计研究,努力推出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制度设计成果。创建示范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推出一批能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的具有普遍示范意义的制度成果。各创建示范区要高度重视制度设计研究工作,要提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创新,开拓进取,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课题的实践基地,在省文化厅和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集中人力,集中资源,结合创建示范区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要结合本地实践,总结经验,研究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模式,在个性中提炼共性,从地方上升到全局,形成对全国具有指导意义的制度性政策、文件和工作机制,为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提供经验,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四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昨天,文化部召开“公共文化基层行”新闻报道活动新闻发布会。今年3、4月文化部、财政部将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督导工作,这次督导工作将与“公共文化基层行”新闻报道活动相结合,邀请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媒体记者参加,特别是把创建示范区工作作为宣传的重点,一路督导检查,一路总结宣传。希望各创建示范区积极配合,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值得借鉴推广的做法和经验认真梳理,并提供给媒体作为素材。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意识,把新闻宣传与创建工作同步策划、同步实施、同步总结。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中央新闻媒体和文化部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把在创建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宣传出去,在本区域乃至全国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本省市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扩大创建示范区工作的影响,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参与示范区创建工作,争取全社会关注、支持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同志们,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一定会做实、做细、做好,做出成效,为党中央和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最后祝愿大家在研讨班期间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来源:文化部网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