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暴利税当对“拦路生财”发力
沪深两市A股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中已经有13家公布了2011年年报,平均毛利率高达56.08%,而最高的重庆路桥毛利率甚至达到了91.14%。毛利率水平甚至超过了白酒行业。数据显示,贵州茅台2010年的毛利率为90.95%。目前,全国收费公路数量尚无官方数据。(4月9日《新京报》)
事实上,不仅是重庆路桥,皖通高速、龙江交通、东莞控股的毛利率均在60%以上。根据财汇数据统计,上市公司中毛利率超过60%的屈指可数,而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则轻而易举地超越了这一“横杆”。那么,60%是个什么概念?通常被人们称为“暴利”的房地产业,毛利率一般也只能维持在40%以下。每年的各级“两会”上,高速公路收费悬疑都会被代表委员们热议,有些数字甚至耳熟能详:譬如以大众熟知的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为例,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总投资11.65亿元,至2005年底已收费32亿元。据媒体估算,到收费期满的2026年底,其还将收费90亿元。
如果说暴利的房地产业尚且还提供了各色商品房,那么,更为暴利的高速公路公司又为大众提供了怎样的等值服务?这个问题永远是一笔糊涂账。倒是横亘在高速之上的收费闸点,屡屡在拥堵的肚子下,续写上华丽的“貂尾”。虽然主业毛利率惊人,但对通过收取通行费赚钱的上市公司而言,并不满足于此包括山东高速在内的多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都有房地产项目在开发、销售过程中。如果“贷款修路、收费还钱”是真理,那么,收了钱再去圈钱,究竟是本就还完了贷款,还是此类贷款可以慢慢悠悠去还?
除了白酒,高速公路已经是最赚钱的“产业”,一本万利,坐等暴富。也因此,在今年地方“两会”上,诸多地方政府都把高速公路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今年投资计划之中,且筹码愈高:如“福建省2011年高速公路完成投资475.6亿元,2012年计划完成建设投资480亿元、力争完成510亿元”、“河南省2011年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5亿元,2012年的目标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投资280亿元”、“辽宁省2012年计划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18公里”……实体经济命途多舛,民间金融欲理还乱,高速路成了最具回报率和升值空间的投资。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一个包容度很高的“岗位增长点”:据有关资料显示,河南高速洛阳分公司仅负责98.8公里收费公路的管理,职工却有403人,还不包括保安、后勤人员。冗员如此、暴利煌煌,或为最耐人寻味的寓言。
抛开一切背后的悬疑不说,如此超高的资本回报率,为何长期入不了“暴利税”的法眼?财政部早在2006年3月起,就开始对国内的石油上游开采企业征收非税收入,即暴利税通过测算各种资源的成本、各种费用以及利润空间,保证留给企业足够的收入用于可持续发展的开支后,计算出暴利阶段,进而调控垄断行业的高利润。一方面是收费公路概况无案可稽,另一方面却是确凿无疑的“拦路生财”奇高的物流成本,莫非注定是雷打不动的“暴利奠基者”?变革中的财税政策,有义务给出负责的回应。 (来源:《齐鲁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