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您需要看房吗?我们最近有个适合您的三居室。”
律师王鸿儒最近很郁闷:自从他卖了一套房,打算置换新居后,这类骚扰电话就接二连三找上门来。对方不仅开口能叫出他的全名,甚至手机号、职业、家庭住址、“购房需求”都一清二楚。
“太可怕了,还有什么是他们不知道的?”王鸿儒略加分析后坚信:他的个人信息被中介泄露了。而自己,不过是数以亿计的“被泄密”大军中的一员。
“个人信息被泄露,已呈现出泄密渠道多、范围广、程度深,且形成黑色产业链的特点。对被泄露者而言,不仅危害巨大,还普遍‘维权难’。”对此,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阚凯力教授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一句话:对信息被泄,普通老百姓几乎是‘刀俎下的鱼肉’。”
近日,随着工信部透露“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首个国家标准编制完成”,这一隐私安全领域的“陈年公害”再次成为焦点。
而记者梳理发现,在力量天平的失守下,隐私沦陷,几乎人人“裸奔”。
“泄密”渠道多、范围广,已成利益链
王鸿儒的经历绝非个案,他身边的人几乎个个“中过枪”。
“请问是移动用户×××吗?××保险公司免费送您一份保险。”“张先生,恭喜您当爸爸!请问是否需要请月嫂?”……类似推销短信、垃圾邮件、骚扰电话,如罩在每个人头上的网,“每天接到两三条很正常”。
而你被骚扰者掌握的个人信息,很多时候,就是他们“摸瓜”所顺的藤。
去年年底,中国青年报一项针对近2000人的社会调查显示,86.5%的人确认个人信息曾遭泄露。
“白领名录”、“股民信息”、“豪车车主名单”、“老板手机号码”甚至“家长信息”、“新生婴儿信息”……中国青年报记者登录一些涉嫌售卖个人信息的网站后发现,信息被泄的阴影,已覆盖到社会各类人群。
“个人信息泄露泛滥,原因首先在于能泄密的渠道无处不在,防不胜防。”阚凯力教授告诉记者。
电信机构、需要注册的网站、银行、保险公司、各类中介、教育机构乃至政府部门和医院……你若历数自己的信息可能被泄的“端口”,能列出一长串名字。
“你能不注册天涯、淘宝、途牛,但你能不办银行卡、不办手机业务、不买房买车吗?”王鸿儒无奈地反问,身为律师的他,已经对“填问卷免费获学习资料”、“填写精确信息,能获得更好的服务”等“糖衣炮弹”多少免疫,但在上述涉及衣食住行的领域,填写邮箱、手机号、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几乎是必选项目,无可回避。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周庆山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很多机构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但并不是每个机构都有能力保护这个庞大而宝贵的“隐私库”。
一系列“泄密门”佐证了周庆山教授的观点。
2011年12月,以程序员网站CSDN、天涯社区、美团网等数据库遭黑客攻击为代表,网络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曾集中爆发,上亿用户的注册信息被公之于众。其中,广东省出入境政务服务网泄露了包括真实姓名、护照号码等信息在内的约400万用户资料。
电信公司的隐私保护规定也难栓“内鬼”。2009年,深圳、佛山等地十余名领导的手机号码和通话清单,就被“内鬼”以不足2000元的价格倒卖。在2011年8月曝出的“北京最大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中,23名被告中,有7人来自电信公司内部。
“信息就是资源,相比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被动泄露’,‘主动泄密’更是早就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信息买卖内部人士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主动泄密的最原始方式是“信息共享”。在中介、银行、保险、航空公司等机构间,未经授权或超出授权范围“共享”客户信息,已不是秘密。
趋利之下,“花钱买信息”也愈演愈烈。在一些保险代理内部论坛上,几万份“打包”出售的客户信息,每份合计不足4毛钱。在一些物业公司,花800元就能买到数百楼盘的业主信息。在一些医院,花3毛钱就能收购一个新生宝宝的信息。有人甚至为此开设了钓鱼网站、通讯公司和商业信函公司,专门通过收集、买卖公众“名址库”牟利。
更难啃的“骨头”则由黑客出马。据媒体公开披露,黑客实际掌握用户数据库的数量已超过1亿条,中国黑客的黑色产业链规模或高达上百亿元。
[1] [2]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