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西北郊有座哈罗小镇的中部高地,坐落着一所久负盛名的顶级男生寄宿制贵族学校哈罗公学。
原本高在云端的哈罗公学,因成为全球大热的《哈利波特》影片中霍格维茨魔法学校的取景地而渐渐为人所知。而因薄瓜瓜入读也广为国人所知。像霍格维茨魔法学校一样,哈罗公学也有着自身的魔力。它以其绵长厚重的历史、优质的教育、与全球权贵过从甚密而闻名于世。
1572年,依照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发的王室规章,哈罗小镇农民约翰里昂建立了哈罗公学,为当地的农民子弟提供教育。随着英国国势日趋强盛,哈罗公学迎来了自己的华丽转身,摇身一变,成了贵族学校,真是往来皆贵胄,谈笑无白丁。辉格党人对此“功不可没”。正是当初辉格党的权贵们对哈罗公学出手慷慨阔绰,使得该校学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当时,哈罗公学每年学费为10英镑,而这一数字如今刷新为每年2.5万英镑。即便学费高昂得令人咋舌,依然无法阻挡权贵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家公子送入该校求学。
历史充满了吊诡,个中密密匝匝的偶然与必然,常常超越了平凡头脑所能思量的范围。辉格党为何钟情哈罗公学?因为辉格党的冤家对头托利党偏爱伊顿公学。如剑桥和牛津不一样,哈罗和伊顿也彼此鲜有好感。牛津与剑桥有赛艇对抗赛,哈罗和伊顿则有板球对抗赛。有个神一般的对手,何尝不是甜蜜的忧愁,至少彼此砥砺较劲,保持高水准。
有着四五百年悠久历史的哈罗公学,翻开其校史,真可谓星汉灿烂。光是哈罗的历任校长名单上,就有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隆里博士、华兹华斯的侄子克里斯托弗华兹华斯博士。哈罗毕业生更是社会精英中的精英,砥柱中的砥柱。哈罗出过7位英国首相,而其中尤以丘吉尔最为有名。此外,印度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约旦国王侯赛因、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以及大诗人拜伦也是该校毕业生。
像英国其他公学一样,哈罗公学也是比较注重人文教育和体育活动。在哈罗建校之初,教学语言只有拉丁语。在1805年到1829年任校长期间,乔治布尔对哈罗进行了诸多改革。不再禁止使用英语,也引入了法语、意大利语、枪械射击和火炮操控等课程。柏拉图早就在《理想国》中论述过音乐教育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与体育教育都是为了锻炼心灵。艰辛的体育教育为的是锻炼心灵的激情部分,而不单单是为了增强体力。
伴着时代往前走,自然科学、工程学、数学、经济学等课程也加入了哈罗公学的课程表。值得一提的是,哈罗公学也开设了中文课程。早在2005年,哈罗公学在北京顶级豪宅区格拉斯小镇开设了其分校北京哈罗国际学校。该校采用全英式教育,就连教学大纲也照搬英伦本土的哈罗公学。而更早时,哈罗公学于1999年在泰国曼谷开办了国际分校。哈罗在中国的脚步似乎走得更快些,去年4月,哈罗公学宣布将在香港的新界屯门区开设分校。
“读哈罗,入牛津”这样的魔力宣传语流传至今。即便如此开分校的速度,也难以满足后发国家膨胀的需求。这些国家的新贵们,纷纷想着提高子嗣的贵族气质,热衷于把他们送入历史悠久的贵族学校,以便日后步入世界顶尖学府接受深造。
哈罗公学专业摄影师曾为国内某媒体撰文写道,哈罗人对于来自中国的学生,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学生的背景向来守口如瓶。这与哈罗透明其他国家学生显赫家世的做法多少有点相悖。也因此,尽管早在2002年,哈罗公学就迎来了建校数百年来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但至今为人所知的或许也就是薄瓜瓜一人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