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一场迄今为止人类灾难史上最为艰难、最为繁重的灾后重建行动正在有序展开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文贻炜吴光于张春晓李绍飞
47岁的尼玛才仁把新刻好的玛尼石轻轻放在东德龙钦山的东坡上。虽然天空中飘着小雪,他并没有离开。
2010年4月17日,尼玛才仁的妻子在东德龙钦山腰的天葬台上随近千名地震遇难者遗体一起被火化,“我依然能听见那一天喇嘛们的诵经。”他说,那一日,大风卷着扎西大同村废墟中的尘埃,迷蒙了他的双眼。
他粗黑的手指轻轻拨弄着念珠,默默地念诵着经文,“在那里,她应该很好”。他眼也不眨地望着天际线,似乎在寻找已经遇难两年的妻子的身影。
云朵的下方是结古镇苏醒的清晨。第一民族中学的新校舍内已经传出学生朗读课文的声音;扎西科的帐篷社区里,炊烟袅袅;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飞驰而过;复工的工地上,早起的工人正趁着没有落雪的清晨加紧忙碌。
2010年6月20日,北京、辽宁等对口支援省市和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水利水电4家援建央企共赴玉树,在一年有效施工期只有5个月、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开始了艰难繁重的灾后重建。
仅仅两年时间,玉树就从废墟中站了起来——成片新建的藏式建筑物替代了蓝色的救灾帐篷和板房,新建设的路网已经纵横交错,已建成并交付使用的民族学校等公共建筑各具特色、分外醒目。
重建展示国家力量
自2010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准重建规划起,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一场人类灾难史上极其艰难、繁重的灾后重建行动紧张有序展开。
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匡湧说,经过两年奋战,玉树重建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社会主义新玉树的基本框架初步显现。截至目前,累计开工项目843个,累计完成投资208.9亿元。
在城乡住房建设方面,作为恢复重建的首要任务,城乡居民住房累计开工37287户,其中农村住房建设任务16710户已全部完工,农牧民已基本入住,部分城镇居民迁入新居。
在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规划重建的43所学校全部开工,部分已完工,到8月底可全部交付使用。医院、卫生服务项目、体育场所、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用房等已大部分开工建设;供排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大部分建成。
在特色产业和服务业建设方面,15个生态畜牧业和15个特色种植业重建项目开工建设,结古镇1286户商铺开工建设,7个大型商场和5个中心商业区项目开工建设。
在和谐家园建设方面,文物遗产修缮工程方案的设计已经完成,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动工;87座寺院修缮工程全部开工,僧舍完工率达到96%。
玉树所在的三江源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在重建中,玉树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对新上项目严把项目选址关、环评审批关和“三同时”验收关,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坚决不予投入生产。
目前,定期监测结果表明灾区各项监测指标无异常状况,辐射环境状况处于天然本底水平。
“2012年是玉树灾后重建的决战之年、收官之年。”玉树州委副书记文国栋说,到年底,将全面完成玉树地震灾后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实现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竣工投运,基本完成市政、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商贸、特色产业、生态修复、和谐家园等项目建设,实现投资150亿元以上,确保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
传统文化妥善修复保护
如今,走进分给嘎松巴丁的新建僧舍,铺着地毯的客厅里安放着一台炉子和西式的沙发、茶几。一台液晶电视是他的两个兄弟送给他乔迁新居的礼物。卧室里安放着藏床、书架、佛龛和木几。“外面是用来会客、吃饭的,学习、念经、打坐都在卧室里进行。”他说。
玉树僧人们的新生活得益于玉树灾后重建工程。党中央、国务院专门拨出巨资用于玉树寺院重建和文物修复,寺院和文物修复工作被列入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
经过8次修改、征求了国内外多名顶尖专家的意见后,《禅古寺地震遗址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通过评审并开工建设。本项工程的总设计师、陕西省咸阳市古建园林研究院院长李成岗感慨道:“这是我近50年的从业生涯中,感觉压力最大、难度最高的一个工程!”
“国家仅为禅古寺遗址保护就投入了400万元,将来我们还将继续争取资金,希望能把这里建成一个集参观、教育、科普、体验和缅怀遇难者等功能为一体的地震遗址公园。”禅古寺住持洛卓尼玛仁波切说。
玉树州共有238座寺院,地震共造成87座寺院受灾。目前,玉树州87座寺院修复工程已全部开工,僧舍完工率达到96%。
[1] [2]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